美國多年前已意識到中國經濟迅速崛起,故大力推動TPP(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勢要重返亞太區爭回話事權。在美國大力拉攏下,十二個國家終達成協議,儼如組成經濟「連橫」圍堵中國。
無可否認,TPP是衝着中國而來,這份協定常被認定是美日聯合遏制中國的工具,從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會後聲稱,不允許中國等國家來制訂全球經濟規則可見一斑。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爭奪貿易主導權的角力肯定陸續有來,中國勢必陷入苦戰。
TPP主要由兩大部分構成:一是知識產權保護規則;二是多種物品關稅減免等,十二個參與國總計佔全球經濟比重達四成。雖然TPP有待參與國議會批准才能正式簽署,但一旦通過落實,將有高達一萬八千種商品關稅壁壘會減少,貿易成本將降低。
隨着新興經濟體近年崛起,發達國家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趨勢愈來愈明顯,區域經貿規則進一步改寫。而TPP代表的區域經貿規則能否上升為全球經貿規則,最終將取決於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之間的互動與相互妥協。不過可以肯定,未來各種自由貿易協定將大幅增加,全球貿易投資格局亦將更加多元化。
中國今次被排除在TPP以外,是否已被邊緣化呢?市場相信中國手中仍有王牌來應對,早已開展有如「合縱」的新一輪「一籃子」多邊貿易談判,加快落實雙邊協定來對沖被TPP邊緣化,其中包括積極與其他國家商議簽定自由貿易協定(FTA)。去年,中國已表明要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逐步構建立足周邊、面向全球的自由貿易網絡,形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效果。
中國早在今年六月與TPP成員國的澳洲簽署自貿協定,還有新西蘭、智利、秘魯和新加坡,幾乎佔了TPP國家的一半。文萊和馬來西亞雖然沒有與中國直接簽訂FTA,但是其所在的東盟早已與中國簽訂了FTA。目前,中日韓FTA和中加FTA正在談判中,中美之間也正在進行雙邊投資協定(BIT)的談判。
看似是輸家的中國,其實早有部署,加上「一帶一路」牽引,能否打破TPP的圍堵,還要看各國利益的平衡,以及歐洲各國的取態。TPP覆蓋四成的全球經濟規模,如果中國無法在保護投資、知識產權、環保方面達到標準,日後產品和企業在TPP內將寸步難行。中國若要突圍解困,必須加速產業重整,優化經濟法規方能接軌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