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日前有幸參與一個關注完善滬港通、展望深港通的論壇,與會者均對提升滬港通額度使用出謀獻策。
以往香港券商推銷滬港通,其中一個常用方法是「AH價差」,簡單而言就是一個「平」字,但事實證明,單靠一個平字,內地投資者是不會願意抬錢來買港股的,他們寧願留在偏高的A股市場炒賣,亦不願走到一個不是內地投資者可以話事的市場,作「價值投資」。
若從資產配置角度看,現時滬港通容許買賣的股份,大部分是中資股或一些盈利或多或少來自內地的香港企業,對內地投資者分散地域風險作用不大。
這一點港交所(00388)是有責任,過去幾年新上市公司大部分是中資股,而上市後表現大多慘不忍睹,上市把關工作有改善空間,亦不宜太側重單一市場。試想若過去幾年有多幾間像友邦(01299)的公司在港掛牌,上市後能讓投資者持續分享成果,港股通怎會不門庭若市?
若想內地投資者增加在港投資,投資品種擴闊是必需。現時問他們最怕甚麼,必然是人民幣貶值及中國經濟前景,若港股通平台能讓內地投資者買優質港元或美元債券,哪怕息率只有3、4厘,相信大量內地資金是相當有興趣的。
中國銀盛財富管理首席策略師 郭家耀(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