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港救市堪借鏡

內地股市崩跌,中央屬下多個部委強行插手救市,這項行動在所謂自由市場的觀感而言,一向被認為是大不諱,但事實上,就算是所謂的自由市場,政府干預明裏暗裏都從沒停止過,更何況是還在起步階段的新興股市如內地市場,政府干預在某些情況下是更加或難以避免。

內地危機處理欠經驗

這次救市行動,底因是規管單位見內地股市狂牛亂闖,市場違規行為如以高槓桿作招徠的場外配資活動充斥,不但無加強規管或採取措施予以打擊,相反無論言談或行動上,予股民有放任、甚至推波助瀾的感覺,故股市最終成災,且受傷的多是散戶,規管單位救市,無論是負上道義責任的救贖行動,抑或基於維穩考慮,都變得「順理成章」。

這次救市縱有其需要,但大市只回調30%,相對還有逾60%以上升幅下,應否急不及待出手救市?我看法一直有保留,認為是操之過急,由於倉促出手救市,沒經深思熟慮與部署,故所採取措施讓人有藥石亂投感覺,結果不但得不到實際效果,更惹來不少惡劣批評,令一樁原本或有其道理的救市行動,變成市場攻擊的藉口,反映內地規管單位在面對市場突變或危機方面,經驗上還是不足。

談到政府出手救市,九八年香港特區政府為要避免本地金融匯市受國際基金大鱷有計劃地作出攻擊,只動用約一千億港元進入港股市場,約兩周便把大鱷擊退,讓市場回復穩定。

對比內地近期救市行動,香港這一役值得內地規管單位借鑑之處,不是特區政府動用資金多寡以及成效,而是採取的步驟,肯定都是經過精心部署,井然有序,同時完全沒牽涉市場的持份者包括上市企業,證券商及投資者在內,特區政府還得依據市場標準,向協助入市的券商支付數目不菲的經紀佣金,當時的香港證監會也沒對協助政府入市的券商給予特殊優待,總括而言,一切都依循市場運作方式及監管規則進行。

出手按市場運作方式

那次香港救市也不是沒面對過批評,尤其是在港市無功而回的國際基金大鱷,更加是口誅筆伐。據說美國傳統基金會因此曾派員來港。直斥特區政府的不是,然而特區政府基於保障本地金融系統不致因受衝擊而出現危機,可說是出師有名,同時一切行動都依市場運作方式進行,無損自由市場運作原則,自然理直氣壯。

券商上市公司忌參與

香港及中央上述兩次救市行動,各自都有不同背景和需要,救市既由政府啟動,屬政府保障市場秩序和穩定的政府行為,應由政府一力承擔,運用本身法規所賦的權力及資源進行,不宜把市場參與者,尤其是上市企業和券商等,捲入救市漩渦中,予人攻擊的口實,這大概是內地規管單位值得引以為鑑並自我警惕之處。

(從港股市場A股化說到內地股市之四)

(待續)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40餘年,曾任港交所上市委員會及政府委任獨立非執行董事等職務,現時亦是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

作者:許照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