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術」難挽信心 救股市惟靠經濟

G20財長會議曲終人散,人行引述行長周小川指,目前人民幣匯率已趨穩定,股市調整已大致到位。這番話可視為中國政府向外派發定心丸,試圖「出口術」穩定外界對中國金融市場的信心。不過,光是花錢去「救市」,並不能解決當前的信心危機,要設法「救經濟」,始能真正穩住大局,挽回投資者入市的信心。

自六月A股市場去槓桿引發股災,今次周小川的講話,應該是財金官員們首次較全面分析及作出評論,其述及六月中以來,A股經歷了三輪調整,最後一輪更產生了一些全球性影響,而中央已採取措施避免發生系統性風險,並透過改革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報價機制,為人民幣市場化改革再踏出重要一步,得出的結論是:如今匯市趨穩定、股市調整大致到位。

無可否認,由於內地金融市場尚未完全開放,中央可以透過積極干預維穩金融市場,以避免股市斷崖式下滑引發系統性風險。不過,粗暴救市過後,滬綜指仍失守三千點的救市底,重重打擊了市場的信心,也說明「救市」不是靈丹妙藥。

近兩周「國家隊」每每在尾市才掃入重磅藍籌股,以達到托市目的,但這根本不能反映真實市況,可謂自欺欺人!由此可見,到底股市是否經已跌定,不在於「救市」,而在於實體經濟增長是否回穩。

事實上,投資者如今最擔心的並不是股市指數的高低,而是經濟風險正在急升。第三季以來內地經濟數據疲弱,顯見市場絕非杞人憂天。有關方面主導催生人為牛市,試圖為企業提供融資平台,並衍生財富效應帶動內需,國民都沉醉於中央「萬能」。今次A股泡沫爆破,不僅說明「快牛」已死,蒸發股民財富,亦戳破政府並非萬能,打擊人心。近十年一直過着衣食無憂的內地中產,如今都開始有危機意識,擔心經濟衰退「飯碗」不保。這種「恐懼」處理得不好,不但不利內需和投資,亦對正在下行的經濟產生惡性循環,後果堪憂。

歸根究柢,反映經濟成長的GDP,會影響股市估值的高低;但以流動性推動股市飆升,卻不能直接帶動經濟成長。弄清楚因果關係,就明白繼續掟錢托股市,如同水中撈月,無濟於事。當務之急,是要全力「救經濟」,只有穩住實體經濟,才能穩定人心,各項深化改革措施始能繼續推進,中國經濟才有出路,這樣股市遲早也會反映經濟政策成效和發展前景,重拾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