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自己曾寫過一篇文章,說自己看淡人民幣走勢,並已幾乎沽清當時手上的人民幣,而當時訴說的邏輯如下:
中國雖跟愈來愈多國家簽訂人民幣結算協議,而離岸人民幣中心亦愈設愈多,理論上會令人民幣需求增加。奈何內地出口表現持續疲弱,削弱了貿易結算的需求,而愈來愈多中國企業在海外設廠,以及「一帶一路」海外起動所需,未來會間歇性有大額資金外流。而內地的移民潮和留學潮,亦加劇人民幣的下調壓力。
回看這段分析,對預測人民幣長期走勢而言,相信仍然有效。但我得指出,要解釋為何上周人行突然擴闊人民幣波動區間,變相放手讓人民幣即時貶值,這個解釋就可能是未盡完美。
上周三人行宣布是次調整後,各財經傳媒最「即食麵式」的分析是,人行是要啟動新一輪人民幣貶值潮,以刺激日漸疲弱的出口。
隔晚一些國際投行和西方財經傳媒更有分析指出,人民幣最少要再貶10%才可能穩定下來,亦有人說,是次貶值將觸發大量資金從中國一發不可收拾地外流。美國一些政棍更責罵中國故意操控貨幣,要開始打貨幣戰。
我認為較正規而具意義的解說,要直至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同人民幣經調整後並無低估後,才變得具體。
是次調整,根本是為基金會稍後時間召開的投票會議,決定是否納入人民幣為特別提款權(SDR)貨幣,所部署的市場深化行為。
明明是一種示好行為,卻被說成一種惡意,中國這趟都算是啞子吃黃連了!
不過,我自己亦有另一個較偏激的看法,是次中央是透過人幣貶值這身體語言,變相警告並製造兩難局面予美國,希望她在加息速度和幅度方面適可而止,否則,因加息而有可能節節走高的美元,將危害最多國際大型企業的美國出口。
當然,聯儲局忽視美國地區間參差的經濟表現,而堅持年底前要加息本身,其實亦是一種政治身體語言。目的是向世人宣示,她既有能力啟動多輪量化寬鬆,亦有能力成功退出。加息,就是個極具象徵意義的句號!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 鄭家華(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