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在全球國際交收結算、報價和作為儲備貨幣,都具有超然地位。在可見的將來,這個局面恐怕都難以改變。不過,筆者深信長遠而言,美元的霸主地位最終會成為歷史。
一九四四年布列頓森林會議奠定了美元的霸主地位,當時美國經濟實力為歷史上的巔峰,在之前80多年間,美國的GDP由全球2%升至一九四四年的35%。布列頓森林會議協定:美元跟黃金掛鈎;其他貨幣則大部分與美元掛鈎。美元在國際間的地位,一夜間變成黃金的代用品(As good as gold)。美元以外,根本沒有他選。
不過,國際貿易發展迅速,國際間的美元卻只能來自美國。如美國向外投資、或美國出現經常帳赤字,美元就會流出美國。但在八十年代之前,美國鮮有出現連年的經常帳赤字。國際間的流動性不足窒礙經濟發展,國際間會出現美元短缺(Dollar Shortage),因此特別提款權Special Drawing Right在一九六九年應運而生。SDR是國際貨幣基金為成員國全新創造的儲備資產,由IMF分配給成員國,作為儲備的補充。若然成員國有需要,可以向國際收支帳呈現強勢的國家賣出SDR,取得美元或者其他所需的貨幣。
SDR現時由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圓組成,其加權份額每五年改變一次。本來今年人民幣有機會納入SDR,但IMF決定把加權份額更新的日子推遲,估計是等候更佳的時機,把人民幣納入SDR而毋須再等五年。
按二○一○年底敲定,SDR以41.9%的美元、37.4%的歐元、11.3%的英鎊和9.4%的日圓合組而成。每種貨幣所佔的比重的制訂則主要參考該貨幣在國際貿易使用和各中央銀行用作儲備的份額。這樣的安排看似合理,但其實非常保守,包含了很重的慣性(Inertia)。大家習慣了用美元計價和結算,各中央銀行的儲備就當然會給美元較大的比重。美國的(名義計)GDP目前佔全球約23%;中國則佔13%左右。如以出口總額計,中國位居全球首位,SDR中沒有人民幣顯然不合理。但國際貿易、計價及央行儲備,慣性力量都發揮作用,一時間很難改變。
美元事實上早已被視為流動性的代表。大家應記得全球金融海嘯期間,避險資金都買入美元資產,美國短期的國庫券更是首選。但國庫券和美國國債的供應,長遠而言,要是美國真的實現財政收支平衡,就不會不斷增加。國際間要增加流動性,有必要探索新的工具。
坊間有不少關於貨幣戰爭的論述,而美國力保美元的超然地位正是今天貨幣戰爭的主要內容。美元的超然地位對美國當然帶來重大利益。八十年代迄今,除了一兩年例外,美國長期出現雙赤卻仍沒有甚麼大問題,主要是各國都勇於購入美債。但是G20出現後,國際間確出現了質疑美元的超然地位是否合理。因此筆者相信,長遠而言美元的霸主地位終會成為歷史。
香港大學經濟系學士、多倫多大學經濟學博士,專攻政策研究。研究範圍包括社會保障、教育、醫療、房屋、宏觀經濟、國際金融等。曾任職加拿大安大略省政府經濟部及安大略省經濟局,回港後在香港中文大學及嶺南大學先後任教,現為嶺大教授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作者:何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