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災催生驚弓鳥 iBond登場又得寵

港府第五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下周二開始接受市民認購,市場估計新一批iBond的回報率,將介乎三厘至四厘,較對上兩批iBond為低,但對於缺乏投資經驗的普羅大眾,不失為一項保障投資。而投資者在經歷中港股市「大時代」後,對iBond的興趣驟然轉熱。

近月本港股市大幅波動,人民幣匯價又轉弱下,人民幣定存息率持續下降至低於三厘水平。在人民幣定存變得不吸引,加上近日受到未能於短期內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內,匯價持續偏軟。投資者近日熱點又再次回歸到iBond,再次成為全城焦點。

早前港股跟隨A股大升進入「大時代」,散戶寧可炒股,對iBond的興趣索然。但隨着兩地股市大跌後,投資者炒股熱情轉冷,相反,對iBond的興趣卻不斷升温。

新一批iBond發行規模為一百億港元,每半年派息一次,定息一厘,浮息則根據最近六個月的平均通脹率計算。雖然回報率預料僅約三厘至四厘,不過本港通脹易上難落,為免手上資金遭高通脹蠶食,購買iBond是自保佳選。

雖然港府已先後推出四批iBond,反應亦相當踴躍,但隨着美國或會於年內重啟加息,令債券息率受壓,變相或削弱iBond的吸引力,或會影響今次iBond超額認購倍數,但在股民經歷早前港股大上大落後,iBond更可發揮避險的角色。

此外,由於本港普羅大眾對於有穩定回報的iBond仍有一定需求,觀乎過去數年,iBond四厘回報遠較銀行一般存款約一厘回報優勝,散戶投資者大都願意購入iBond作長線投資。

在iBond有穩定回報下,催生本港散戶每年都認購踴躍,雖然每人可認購獲得的手數相當有限,一般僅有二、三手,以每手認購最低面額一萬元計,四厘回報,一年一手雖只得四百元,但不失為穩賺的投資。

iBond有市有價,最初推出的原意,是港府為了紓緩市民對通脹壓力的紓困措施,同時也為了促進本地零售債券市場的發展作準備。在iBond每年都吸引不少投資者進場的同時,港府亦是時候作出檢討,除了推出iBond還富於民外,亦應大力發展本地債市,令本港金融市場發展多元化,免得只有股市獨大,一旦出現危機,則陷於萬劫不復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