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港人氣旺盛的國際Call車應用Uber(優步),繼續加注中港市場的發展,投資市場消息指出,Uber近日正於內地開展新一輪融資,並透露Uber最快或於明年,尋求將中國地區業務在內地或本港市場上市。惟有分析擔心Uber業務模式的各種潛在風險,或使其上市難度大增。
Uber為拓展內地市場,去年底已引入百度作為投資者,其涉及投資額據報介乎5億至6億美元。Uber據悉正由高盛負責,同以內地投資者為目標的新一輪融資,希望按50億至70億美元(約390億至546億港元)估值,獲得10億美元融資。
投資市場消息表示,Uber今次是為旗下Uber中國尋求融資,其向潛在投資者發出的文件並指出,Uber中國有意在明年初於內地或本港尋求上市,Uber中國上市時間,甚或較Uber在美國的總部更早。
Uber管理層過往曾向已參股私募投資者披露,Uber在中國內地每日接單量100萬次,業務量已接近Uber在半年前的全球業務量總和。有內地媒體則指出,Uber近日亦向潛在投資者指出,Uber一四年全球總交易額為30億美元,預計一五年來自中國地區總交易額會達11億美元,惟同時預測Uber中國未來三年的業務仍將處於投資期。
過去已有報道指出,Uber在內地業務仍未達收支平衡,由於Uber進軍內地市場的日子尚短,Uber中國若要在明年尋求在本港獨立上市,或只能選擇在創業板掛牌。而Uber在營運上的規管、法律風險以至司機獎賞制度,會否衍生偽造交易問題,亦使Uber的上市難度增加。
泓福證券聯席董事林嘉麒認為,從創意來說,Uber強調「共享經濟」營運模式,對創投基金或百度等互聯網巨企,確有一定的投資吸引力。特別是對互聯網企業來說,Uber確可為網企的導航定位推廣,以至車聯網應用產生協同作用。惟若要獨立上市,Uber就必須向投資市場說明,如何能處理其業務模式所存在的不明朗因素與風險。
林嘉麒指出,Uber在個別國家有被禁止營運的先例,惟除內地交通規管部門的可能限制外。Uber與司機的合作關係,理論上可在極短時間出現急劇變化,其對持續業務發展帶來的挑戰,甚至較特許經營為大,單是這方面問題,已足以影響投資者日後招股時參與認購的興趣。
事實上,Uber營運模式涉及爭議,除交通規管或所謂「白牌車」或「黑的」問題外,Uber與合作司機是否構成僱傭關係亦惹爭議。正尋求明年角逐美國總統的希拉里,不點名批評Uber與司機合作模式,只是以「零工經濟(Gig Economy)」名義迴避僱傭關係責任,使人擔心Uber會否面臨監管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