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銀混改成效 還看治權下放

內地銀行業拉開「混改」序幕!交通銀行深化改革方案獲批准,成為行業之先,雖未有詳情,已為深陷調整的內地股市帶來生機,由混改概念股帶領V彈。

交行一直被視為改革「先驅」,由於早已上市,有混合股權結構,未來的改革方向,相信會更專注於優化股權結構和管理水平,提升整體經營效益,成為行家倣效對象。「混改」未來會否只屬炒作藉口,則要看改革能否收到預期效果。

內地銀行業的混合所有改革制,開宗明義是透過進一步將國有銀行股權結構多元化,提升經營效率。據交行公告顯示,今次深化改革首要完善公司治理機制,無疑已點明改革方向。

不過,內銀無論推行怎樣的混改,相信仍會堅持國有控股地位。目前,四大國有銀行的國有持股比例仍然超過五成,即使交行的比例相對較低,國有持股仍超過三成。據中銀監規定,單一境外金融機構向中資金融機構投資入股比例不得超過兩成,即使引入民營資本優化股權結構,相信最終話事權仍然是國家。

換言之,若國家不下放權力,讓股東有更多「發聲」機會,即使股權混合,股東數目增加,民資在缺乏話事權下,難以對銀行形成實質性監督管理,更莫說發揮戰略作用。

另一方面,銀行業薪酬機制一直為市場焦點,國有銀行一直存在薪酬釐訂與利潤脫鈎的問題,銀行與其他企業高層薪酬存在極大差距。據銀行年報顯示,一三年五大內銀的董事長稅前薪酬均逾一百萬元人民幣,因此今次混改的目的,相信是藉改革引入市場化運作模式,推進薪酬激勵機制,逐步降低現金收入在總薪酬的比重,讓銀行薪酬與利潤增長掛鈎,實現管理層與公司股東分享利益,從而提高經營效率,成為混改的關鍵。

內地的主要國有銀行,過去曾經引入外資銀行作策略股東,但外資持股量有限,未能充分發揮戰略合作應有的推動作用。而在金融海嘯後,多數外資夥伴更以沽貨套現分手收場。

其實,內銀「混改」優化股權結構,不應只着眼於引入甚麼背景的股東或引入多少資金,應着眼於對提升銀行董事會及管理層面的作用,若這些新進股東缺乏參與渠道,又沒有話語權,便難以發揮監察及提升銀行的整體營運效益,即使股東背景實力雄厚,亦只會淪為「橡皮圖章」,銀行混改便會失去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