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互聯網+」動力何來

「互聯網+」在人大會議上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後,便成為大眾談論的話題,各行各業如何與互聯網配合發展引起一眾討論。「互聯網+」為社會、經濟帶來的改變已經有很多人談及,然而,推動「互聯網+」的動力則較少人提及。

靠「雲網端」三大基建

一個時代的發展往往取決於基礎建設,「訊息時代」也不例外,其基礎建設可概括為「雲、網、端」。「雲」是指雲計算、大數據,透過便捷和低成本的計算資源,為商業模式的創新提供必要的「水、電、煤」。「網」包括「互聯網」和「物聯網」,它們的承載能力不斷提高,為更多新增價值的出現提供了有利條件。「端」則是指個人電腦、移動設備、可穿戴設備等用戶可直接接觸的傳感器,可以是數據來源,也可是提供服務的界面。

透過雲計算、大數據,企業毋須再花費大額投資於伺服器上,更可隨着業務發展進行擴容或轉移,大數據亦有助企業更容易了解市場或行業趨勢,更精準地制定策略。隨着雲計算和大數據技術不斷發展,提升了不同行業計算資源的專業水平和生產效率,加強了企業的處理效率,加快了傳統產業轉型的步伐,為「訊息時代」中的企業創新、創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條件。

人類社會各項活動創造大量訊息、數據,除了作為業務的必要部分外(如金融交易數據、電子商務交易數據),開發數據相關產品(通過數據用途的擴展創造新的價值,如精準網絡廣告)亦帶來了新的商機。經濟領域大量數據的積累與交換、分析和運用,產生了新的知識,亦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App門檻降助釋創意

物聯網這個看似熟悉又陌生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把傳感器裝到各種實物體上,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運行特定的程序來達到遠程控制或者實現物件與物件間的直接通訊。射頻識別標簽、傳感器、二維碼等,經過網絡相連成為擁有「智能」的物件,便可實現人與物體、物體與物體間的「溝通」和「對話」。物聯網的發展將可提升過去在數據儲存、處理和分析方面的不足,煥發出新活力。

至於智能終端等設備,正正成為重要的大數據採集源頭和服務供應界面。智能終端的普及,驅動各種Apps大放異彩。而Apps以雲計算服務為支撐,通過豐富的數據支持,使開發和發布門檻降低,釋放開發者的創意。

在雲計算和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下,企業的經營能力得以提升,數據流通和技術提升亦縮短了生產環節,使企業可更快速回應消費者需求,並使消費模式逐漸由企業主導轉為客戶主導。需求導向的經營策略讓生產與消費需求兩者更為契合,為經濟的轉型和增長開拓新道路並提供重要基礎。

孟曄

阿里研究院高級專家,擁有多年訊息產業研究經驗,於去年加入阿里巴巴集團擔任研究院高級專家,研究領域包括訊息經濟、雲計算及大數據產業生態等。

作者:孟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