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昨突宣布今日起減息○點二五厘,是半年內第三度降息,揭示經濟危機,情況未許樂觀。
今次人行減息,是繼去年十一月及今年二月之後再度減息,出手之快可見中央對經濟下行壓力加速的憂慮,希望透過貨幣寬鬆政策,增加資金的流動性,解決當前經濟困境。但人行經過兩次減息之後,經濟還未出現企穩的訊號,反而繼續走下坡,可見減息及降準等貨幣寬鬆政策,並未帶動需求回升,紓緩企業融資難、融資成本高的問題。
最新公布的內地四月份經濟數據差強人意,繼進出口數據下滑之後,消費物價指數(CPI)及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亦較市場預期遜色,反映內地經濟下行速度並未因貨幣寬鬆政策而減慢,在經濟環境及通縮形勢嚴峻下,人行一如市場預期減息,用意清晰可見。不過,市場更關注的是,中央除貨幣政策之外,究竟還有甚麼「法寶」來制衡經濟下行壓力。
內地四月進出口數據意外下滑,已為內地經濟響起警號,國家統計局周六公布四月CPI及PPI數據,進一步揭示內地經濟有「失速」之勢,四月份的CPI按年只上漲百分之一點五,不僅較市場預期低,與內地政府的通脹目標百分之三明顯有距離,加上通縮陰霾揮之不去,增加經濟的下行壓力。
至於PPI數據,四月份下跌百分之四點六,為連續三十八個月出現負增長,數據反映製造業需求低迷及產能過剩等情況仍未有改善,製造業仍處於困境,情況實在令人憂慮。
去年十一月人行減息後,內地股市持續攀升,成交大增,貨幣寬鬆政策所帶來的流動性,顯然流向股市多於實體經濟,雖然人行行長周小川三月曾表示資金流入股市也是支持實體經濟,因大量實體經濟的企業都在股票市場上融資,但從近日公布的經濟數據來看,人行似乎「計錯數」,錢並未直接流入實體經濟之餘,反而在資金推動下,令股市形成泡沫的危機大增。
事實上,人行連番減息之餘,更應着眼於擴大資本市場融資監管,推動資金進入實體經濟,否則減息所帶來資金的流動性,只會流入股市,最終反而擠壓流入實體經濟的資金,對推動疲弱的經濟,帶動經濟復甦起不到積極作用。與此同時,中央除貨幣寬鬆政策之外,亦應着手制訂更多直接及有效的政策,以達到穩增長,減緩經濟下行壓力,否則經濟復甦之路只會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