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半年港股十大異變

一)千億成交常態:三月底中證監放寬內地公募基金透過港股通買港股,「北水」南下,刺激四月有9個交易日成交突破2,000億元大關,最高見2,939.11億元,創歷史新高,四月日均成交高達2,000.97億元,創單月歷史新高。

二)激活中細價股:內地「大媽」及對沖基金鍾情中細價股及創業板股份,創業板指數市值自通車後,暴增1,100億元,顯著增至2,977億元,截至上周五更僅餘下18隻「仙士股」。

三)港散戶變暴炒:受內地股民「炒股」感染,本港散戶變身趨勢投資者,傾向消息化、情緒化,「聽冧巴」不怕追貴貨,回報目標較前進取,例如由過去10%,調高至逾30%不等,成為暴炒族。

四)散戶以快打慢:近期細價股漲幅動輒逾倍,不少散戶甘願狠沽「千年蟹貨」,套現轉炒細價股,持貨期較以往短,個別更穿頂就買、回調就沽,即日買即日放,務求短時間賺取最高回報。

五)板塊炒作縮短:過去板塊輪輪流炒時間較長,但現時中價及細價股暴升、暴跌下,漲兩日就要「快閃」,避免接火棒。

六)港版A股成焦點:隨着港股A股化,投資者更加望實A股熱炒板塊,在本港上市股份當中,尋找類近的「港版A股」或A股影子股,趁內地資金炒高個別股份時,伺機跟炒一轉。

七)追逐大折讓H股:截至上周五為止,恒生AH股溢價指數收報128.15點,意味着H股便宜過A股近三成,加上深港通或有望在第四季開通,「A+H」差價股較藍籌股更吸引。

八)大價當細價炒:內地資金洪流下,不少大價股被當成細價股炒,以港交所(00388)為例,單日曾升逾48元或接近兩成升幅,四月下旬更一度高見305.6元歷史高位,較三月底中證監放寬公募基金透過港股通投資港股前,曾大升逾七成。

九)基金轉吼細股:過去基金對細價股狂潮望門興嘆,加上買貨易、沽貨難,惟「北水」活化下,細價股市值更被炒高至逾千億,有基金研究成立中、細價股基金,以捕捉升浪,更有投行「度身訂造」推出一籃子「A+H」包括細價股以避過限制。

十)輪商更易損手:內地投資者炒輪瘋狂,「三月份喺證券行本金係1,000萬元,依家個倉已達4,000萬元,而且清一色係窩輪。」「香港專業人士都有大手掃輪,但只要幾秒無人玩就縮,甚至持貨過午飯都唔想,反而內地股民好似同個市賭命咁!」受市況波動,輪商對沖風險增加,更有發行商因而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