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稱,債務規模膨脹、美元升值及中國和日本經濟不及預期,為亞太地區帶來愈來愈大的風險,料今年亞太地區經濟同比增速為5.6%,明年則可能為5.5%。不過,大宗商品價格低企、就業形勢強勁、美歐經濟復甦,或會為亞太地區增長帶來助力。
據IMF的數據顯示,較低的能源價格應可轉化為更高的個人收入,為今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長貢獻1.7個百分點。IMF料,這些因素應足夠抵消因美聯儲加息,導致亞洲地區資本外流的影響。
IMF昨日發布針對亞太地區的「區域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雖然亞太地區的經濟成長速度有所放緩,但相較世界其他地區,經濟前景仍穩定,亞太區仍將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不可忽視經濟下行風險。
報告稱,亞太區各國面臨不同問題,特別須注意與信貸有關的風險上升;此外,區內經濟增長可能受到全球金融市場的重大波動拖累,從長遠來看,亞洲國家無力實施結構性改革,可能亦是一個不利因素。IMF強調,中國和日本經濟形勢疲軟或對該地區造成不利影響,美元大幅升值可能使那些背負大量美元債務的經濟體受到衝擊。
外電指出,IMF對亞太地區經濟的預期,已較其他經濟學家更為樂觀,一些學者認為,今年亞太地區經濟增速或低於5%。IHS Global Insight經濟學家Rajiv Biswas預計,今年亞洲經濟增長4.8%,中國經濟放緩造成的不利影響,將被日本、印度經濟產出增強所抵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