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強降準非幣策轉向

四月十九日人行突宣布從四月二十日起下調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從19.5%降到18.5%。這是繼二月下調0.5個百分點後,今年第二次降準,除了全面降準,還對一些金融機構採取定向降準。

可以看到,這次人行降準與以往不同。一是時間的突然性,從剛發布不少經濟資料疲弱、第一季度外匯佔款減少導致基礎貨幣緊縮、配合財政的帳務置換等原因來看,市場早就預測人行將會降準,但沒有機構能預測會在這個時間降準,即通過人行強力降準來緩和A股可能面臨的震盪。從這幾天股市的走勢來看,儘管市場有不少的震盪,但降準的目的是達到了。不過,托市會嚴重弱化人行幣策的權威性,所產生的後遺症不小。

及時防範股市暴跌

二是這次人行降準強度遠大於市場預期。因人行貨幣政策基本上採取微調原則,以往存準率下調多數是降0.5個百分點,但這次卻降1個百分點,為何強度會這樣大?

人行降準1個百分點,可以追溯到○八年底應對美國金融危機的衝擊,當年人行3次降準降息,可以說是採取非常手段,無可厚非,但當前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人行的幣策應該較穩定。這次人行降準1個百分點,很大程度上與四月二十日股市可能面臨暴跌有關。因此,人行希望加大貨幣政策的寬鬆力度,向市場注入更多流動性,緩和市場恐慌情緒。

不過,對於這次人行降準的行為,市場解釋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政府新宏觀調控思路得以確定。即希望如美國、歐洲、日本一樣,通過造就股市的繁榮來救經濟,擴大內需、化解企業債務風險、分散與轉移銀行風險、房地產去庫存化、提振中國經濟信心等。但是,要達其目的,還需要一系列的市場條件。比如,國內金融市場結構的調整,企業在股市債券融資比重全面提升;當前的高利貸經濟萎縮,資金流入實體經濟管道暢順;證券市場的市場化程度提高,投資者趨向理性等。所以,政府新的宏觀調控思路還需要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來保證。

二是這次人行突然降準意味着中國的貨幣政策將出現重大的轉向,由以往定向微調轉變為強力刺激。有人出來說,人行這種降準降息不是經濟刺激政策,只不過是為了保證市場有合適的流動性,讓存準率回歸常態。此地無銀三百両,如果人行的降準降息不是經濟刺激政策,那麼甚麼才算是經濟刺激政策呢?在這些人看來,中國的大型銀行存準率在18.5%,而中小型銀行在15.5%,與歐美國家的銀行存準率只在2至3%相比之下,具有較大下調空間。因此,這次人行降準只不過回歸常態而已。

中國存準率的含義、體系、作用與歐美國家是完全不一樣的。中、美都有法定存準率及超額存準率,但中國存準率主要針對銀行或機構(比如不同的銀行實行不同的法定存準率),而美國主要是針對不同存款額。

一四年,聯儲局法定及超額存款準備金達2.5萬億美元(法定和超額存款準備金之比為1:18),相當於美國10.4萬億美元存款的25%,相當美國GDP的20%;中國法定和超額準備金(兩者之比為7:1)總額相當於106萬億存款的22%,相當中國GDP的37%。

旨在對沖外匯佔款

美國銀行業存款準備金水平高於中國,但中國絕大部分為法定存款準備金,而美國主要是超額存款準備金。這就使得人行頻繁調整法定存準率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而聯儲局存款準備金的增加主要是美國銀行去槓桿化,把過多的流動性又回流到聯儲局帳戶。

人行存款準備金主要用來對沖外匯佔款形成的流動性。因此,中國法定存準率的水平主要取決於外匯佔款流入多少及流入速度。如果外匯佔款突然收縮時,人行就得通過降準來向市場增加流動性。從這個意義上,這次人行突然降準很大程度上與今年第一季度外匯佔款減少有關,也就是說,這次人行降準說之為人行貨幣政策的重大轉向還沒有確切憑證,還得進一步觀察。

還有,如果人民幣國際化,成為強勢貨幣,那麼資金流動就可能轉向。如果大量的外匯再進入中國,外匯佔款增長,那麼人行降準的概率就會降低。除非當前中國的低通脹發展成持續和嚴重通縮,或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加,那麼人行降準的概率會增加。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發生的可能性不大。所以,這次人行降準並不意味着貨幣政策出現重大轉向,還得進一步觀察未來國內外經濟走勢。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

作者:易憲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