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再拾升勢,資金入市明顯,這既體現3,100點左右是政策底,也是積極財政政策與貨幣寬鬆預期的又一次功勞。一帶一路、強軍夢等政策再次被強調,使市場找到了熱點板塊。強烈的訊號顯示,未來的貨幣不可能比現在更緊。
上周三及周四央行主管的《金融時報》破天荒連續刊發中國城市金融學會秘書長詹向陽、馬龍的文章,前者指「通縮離我們已經很近」,後者則指貨幣政策要維持流動性適度充裕,應在穩健基礎上向寬鬆方向適度調整,較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呼之欲出。結果沒有讓市場失望,兩會前,人行下調存貸款基準利率,這只是寬鬆貨幣政策的序曲,未來還將有更多寬鬆政策。
如同○八年聯儲局的量寬刺激出大牛市一樣,在化解產能過剩、債務風險的過程中,寬鬆貨幣首先流入的不是風險巨大的實體經濟,而是資本貨幣市場。滬綜指未必會如標普500指數一樣出現大牛市,但市場總體的趨勢至少不會向下走熊。
上周三是羊年首個交易日,兩融市場迎來大額資金回流。據Wind資料,二月二十五日融資融券餘額為1.14萬億元(人民幣‧下同),較春節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二月十七日增長301.66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市場熱情高漲。
但是,A股出現大牛市的條件仍不成熟,目前上市的企業以代表傳統製造與管理模式的企業居多,想像空間受到限制,一旦出現大股東大規模套現,市場熱情會受到打壓。靠政策提供想像空間畢竟有限,並且持續時間不會太長,上市公司的業績、股價與紅利才是吸引投資者的法寶。
英國《金融時報》「短線觀點」欄目撰文指出,去年初的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很便宜,其後隨着滬港通的開啟,國際投資者更容易投資於A股,導致內地股市提前上漲,並持續至年底。現在A股已不便宜,上月A股對H股溢價率達到33%,國際投資者可直接買較便宜的H股。無論人們對中國政府收拾亂局的能力多麼信任,經濟改革都會帶來極大風險。投資A股不僅是對經濟改革押注,而且還是對更大的融資交易槓桿原理的押注,兩者都具有極大風險。
A股市場依然是個靠激素刺激的市場,人們並不清楚改革方向以及在改革過程中究竟能夠承受多大風險。事實上,要提振企業家的信心不像操控股市那麼容易。
獨立經濟評論家 葉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