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俊華新一份財政預算案推出多項「派糖」措施,更計劃發行第五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規模約一百億元。政府發行iBond一直被視為利民紓困措施,並認為可促進本港零售債券市場發展,但隨着通脹預期回落,加息周期來臨,新一批債券回報較低,吸引力將大為遜色。
政府每年在庫房撥出數億元派息,幫補需要定息收入的市民,象徵意義大於紓困作用,而由於iBond二手交投疏落,根本難以發揮刺激本港債市的功能及作用。
政府在一一年開始至今,先後發行四批通脹掛鈎債券,都屬於三年期,每半年派息一次,回顧過去四批iBond,除第一批iBond認購反應未見熱烈,其後三次發行,市民認購反應踴躍,大部分市民認購最後都只能獲分派一、兩手,每年收取的債券利息雖然尚算穩定,但真正紓困作用不大,只顯示政府的小恩小惠而已。
iBond是保本產品,提供跟通脹掛鈎回報的穩定收入,在過去幾年,由於本港仍處於低息環境,通脹位於較高水平,仍能保持較高回報,但隨着全球經濟持續低迷,各國央行為防止通縮推出量寬措施,瑞士、丹麥及歐洲央行都實施負利率政策,令美元匯價走勢一枝獨秀,意味與美元掛鈎的港元也躋身強勢貨幣之列。
港元隨美元持續強勢,可以預期本港進口物價回落,加上人民幣匯價由強轉弱,亦將進一步壓抑本港物價升勢,通脹掛鈎產品的吸引力勢必低於過去幾年,港府去年底已把今年通脹預測調低至百分之三點四,相對於過往的年息率而言,今年iBond估計回報率是最低的一年,預料今年的需求只屬一般。
政府牽頭發債,除了為市民紓困外,亦冀望藉此推動本港債市發展,尤其是債券零售市場,政策的原意是一舉兩得,但事實上iBond推動債市欠缺成效,港元與美元在聯繫匯率的重重限制下,機構投資者自然選擇市場深度遠勝香港的美元債券市場,況且不少iBond認購者一心持有直至到期,令iBond在二手市場交易極其疏落,所謂促進本港債市發展,已淪為空洞的政策口號。
本港庫房長期水浸,在紓困與推動債市發展效果均未彰顯下,港府今年依然照舊發債,無可否認對保守的投資者而言,或仍具吸引力,但政府即使繼續苦心經營iBond,雖對市民有交代,卻流於門面工夫,實際效益欠奉,香港要發展零售債市,必須有長遠規劃才能真正做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