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人幣走向貶值?

這一輪的人民幣貶值基本上是由歐洲央行一月二十二日宣布量寬政策所觸發,不僅把整個國際匯率市場攪得翻江倒海,也導致了美元強勢了再強勢,從而引發了人民幣對美元的一波貶值潮。中國央行在月初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後,市場有更多的聲音認為人民幣將進入貶值周期。

不過,有兩個問題先要考慮。第一個問題是,當前中國的匯率政策主要是針對人民幣對美元的管理而出現貶值,但實際上人民幣對其他貨幣或非美元貨幣來說是升值的,而且升值幅度還很大。也就是說,目前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並沒有貶值,也沒有進入貶值周期。

第二個問題是,按照傳統的國際經濟學理論,貨幣的流動性增加,會導致貨幣貶值,但是這裏又有幾個層次的問題要思考:一是人民幣與美元、歐元、日圓等國際貨幣不同,目前還不是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假定人民幣發行增加,只會影響人民幣國內貨幣穩定,但不會改變人民幣國際市場供求關係。也就是說,增加市場流動性對人民幣匯率影響不大。

匯率變化是利益博弈

二是當前國際經濟學理論,是以金本位機制為假定前提的,但是從一九七一年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崩潰之後,國際貨幣體系完全以信用美元為主導。在這個體系下,貨幣之間的關係無法用實體經濟的定價基礎來確立。所以,不同的貨幣之間的比價關係往往取決於各國的貨幣政策和匯率制度,以及利益的博弈。

匯率變化實際上是國與國之間的利益分配機制或利益博弈機制,人民幣是否貶值並不在於中國央行流動性發行多少,而在於央行對匯率變化作為國家整體利益的衡量。因此,這次央行降準是否會引發人民幣貶值周期是相當不確定的。

更為重要的是,○八年美國金融海嘯之後,人民幣國際化早就成為中國發展戰略,這一切的最大前提就是維持人民幣幣值的相對穩定,如果人民幣出現周期性貶值,那麼國際化的戰略很快就會終止。儘管目前存在不少驅動人民幣貶值的因素,但估計短期內仍會保持幣值的穩定,這只是央行深化匯改,增加彈性而已。

擴大波動區間不合時

最近市場有一種看法,就是中國央行可以容忍人民幣對美元貶值3%左右,即中國央行只能容忍人民幣匯率在6.1到6.4的區間浮動,這是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變化的底線。

在前兩年,我一直都在強調要擴大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區間,3%上下浮動應該是當時可容忍的一個限度。但是,在目前全球不少國家貨幣爭相貶值的情況下,是否合適設置這樣一個人民幣匯率波動空間是值得懷疑的。因為在當前的情況下,它很容易成為市場對沖基金套利的工具。

因此,在央行降準之後,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並不在於確定匯率在哪一個區間,而是增加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彈性,這必須根據國際形勢而變化,才可減少對沖基金利用人民幣匯率波動來套利。

同時,要利用當前時機加快匯率制度改革,在保證國家利益基礎上,創立新的匯率制度來應對多變的國際市場,這才是當前人民幣匯率變化的核心所在。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