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指適時變革 優化甄選標準

恒生指數過去四十年來一直是香港股市的指標,其代表性毋庸置疑,甄選成分股以市值和成交量為兩大準則,無疑可涵蓋最大規模和最熱門的企業,但亦為人所詬病。

當企業「染藍」,往往亦是其發展最巔峰之時,使追蹤指數的基金和ETF的投資者被迫高追買入那些「新貴」。優勝劣汰的過程可以盡量客觀,惟「前景」這回事卻無法用數字去量化,恒指公司如何平衡輕重費煞思量,但可考慮增加更多具參考價值的指數讓投資者定奪。

恒指成分股由最初的三十隻逐步擴至現今的五十隻,已非過去滙控一股獨大的局面,加入更多成分股無疑可進一步增強多樣性,但成分股數目太多亦不宜。

外國有許多經驗值得借鏡,例如日本成立一個以股本回報率作標準的新指數就受到歡迎,惟最大金融市場的美國卻因循守舊,道瓊斯指數成分股維持三十隻兼鮮有變動,以股價而非市值的計算方式更是飽受批評,但不少投資者仍因「路徑依賴」習慣而繼續視之為美股的風向標,有些則已把標普五百指數作為首要參考。香港亦非僅得恒生指數,近年MSCI香港指數愈來愈受重視,恒指若不想「老化」則需「優化」。

不過,美國股市有許多分類指數可供不同參考,例如視為經濟寒暑表的運輸指數、小型股為主的羅素二千指數,納斯達克更成科技股的代名詞。香港亦設許多指數,如恒指四大分類指數、國企、紅籌、綜合大型股、綜合中型股等,但除了國企指數因有期貨追蹤之外,其餘則不受重視,直至港股通開通後,大型股和中型股指數才被賦予新意義。比較之下,大中型股指數僅以市值為唯一標準,成為滬股通名單的上證380指數則以規模適中、成長性好、盈利能力強的公司組成,被視為「新興藍籌企業」,猶如一個導航。

當然,此可能涉及許多複雜因素和主觀角度,現時恒指計算及甄選方式雖已演化涉及流通量、行業比重及財政狀況等,但亦須與時並進。雖說股市門外漢買盈富基金是最便捷的工具,但牢牢依附於經濟周期循環,例如內需股和濠賭股等「摸頂」的例子不在少數。

要設計出一套盡善盡美的指數雖難以強求,且各花入各眼,但恒指公司可參考各項模式取長補短,或根據不同指標採取計分制來「選美」,一家企業的盈利能力與成交量可能毫無關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