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GDP增7.4% 廿四年低

國家統計局昨宣布,中國上季國內生產總值(GDP)按年增7.3%,全年則增7.4%,產值636,463億元人民幣,增幅卻是24年新低,勝預期並達政府目標。然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削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0.3個百分點至6.8%,明年更削0.5個百分點至6.3%。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亦承認,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關於削減中國GDP預測,IMF指,內地投資增長於去年第三季下滑,先行指標顯示投資增長將進一步放緩,該機構估計中國政府更關注信貸及投資快速擴張帶來的風險,這將降低內地對投資下滑的政策回應力度。世銀日前已將今年中國GDP增長預測大削0.4個百分點至7.1%,反映環球復甦前景未明,正處於經濟結構轉變的中國更難獨善其身。

另外,馬建堂表示,聯合國委託世界銀行從一一年起開展了新一輪購買力平價(PPP)的比較工作。而去年及最近有一些學者和媒體認為中國GDP根據PPP方法計算,已經超過了美國,國家統計局並不認同這個觀點。原因是不同國家購買的消費品不同,商品無法完全一致。

去年產值逾63萬億

大行的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範圍6.8至7.3%,以滙豐的預測較樂觀。該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指出,內地工資增長放緩,大宗商品價格暴跌也加劇通縮壓力,均反映需求不足帶來的負產出缺口,認為未來穩增長需要更有力度的寬鬆政策。

惠譽預期,內地今明兩年GDP增長為6.8及6.5%,其亞太區主權評級主管高翰德表示,去年GDP增長符預期,但目前來看仍依靠信貸擴張。他相信內地或加快結構改革的步伐,冀實現既創造就業機會、亦不會導致系統性缺陷的增長模式。

去年GDP產值636,463億人民幣,按年增7.4%,馬建堂在記者會上指,應該說實現了去年7.5%左右的增長目標,除了GDP增幅在合理區間,物價漲幅2%也比較低,就業總體平穩,國統局的調查失業率約5.1%。屈宏斌認為,去年底貿易順差及基建投資增長對經濟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

國統局同時宣布,去年十二月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增11.9%,創四個月新高;當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7.9%,亦創三個月新高。

外圍影響 環境嚴峻

馬建堂稱,今年中國經濟面臨比較嚴峻環境,包括原油等大宗原材料價格大跌,都令今年國際環境難樂觀,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較大,未來各種財政金融風險也不能掉以輕心。惟他補充,今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仍有許多有利條件,包括城鎮化推動需求增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