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不愁無財 經濟最忌缺才

本港的投資移民突然煞停,既是意料之外,亦屬情理之中,因為許多地區均已暫停或提高門檻。政府坦言看「才」較「財」重要,香港地少人多,移民「轉型」無可厚非,例如個人遊旅客亦非愈多愈好,「熱錢」也令人又愛又恨,不少地區便對內地土豪炒高樓價感到不滿。不過,香港要吸引人才需面對多方競爭,慎防才財兩失。

香港早於一○年即關上移民投資房地產的通道,可見並非有錢流入就是好,這次既不是限制人數或提高門檻,而是一刀切關門,令人聯想到內地反貪腐風暴。對中國的富戶而言,一千萬元投資門檻不算甚麼,低風險的可買藍籌股、基金、債券和保險產品,高風險的炒賣細價股,前者撼不動大樹,後者欠根基遲早倒下。

據推算,取消投資移民將令香港每年少流入三百億元資金,亦因而少了一筆中介佣金收入,但資金流動本無障礙,香港向來是最自由的金融市場,資本進出不設限制,內地人想買香港股票現在更有港股通,有錢賺的地方自不用愁。香港從來不缺資金,雖說投資移民歷年總投資額超過二千億元,惟香港金融市場每日交易量龐大,二千億元僅相當於兩日多的股市成交,毋須大呼小叫。

然而,香港招才說易行難,尤其經過去年的政治風波之後。現今,港、中、歐、美、日均面臨人口老化,舉起「愛才」和「惜才」的旗幟,競爭亦相當激烈,「港人」身份並不那麼吃香,政府需多動腦筋去與其他地區爭妍鬥麗,否則招才只是空談。

香港的投資移民政策因○三年沙士期間經濟低迷應運而生,十一年過去,金融海嘯來去匆匆,發達國家均使出超低息和量寬政策,大量資金湧到金融市場而非實體經濟,股樓債資金氾濫催生泡沫,重整移民政策此其時也。不獨香港視乎經濟狀況調整鬆緊度,歐美亦如是,加拿大和新加坡早前已說不;內地富豪要移民,很多人口稀少或經濟不景的國家對此仍無任歡迎,香港只是地理位置和文化語言較相近而已。

移民公司、投資中介、金融業和保險業等「產業鏈」肯定受到影響,無論愛才或愛財,都要取之有道、用之有道。據統計,投資移民計劃參與者九成為內地人,而九成獲批人士均未在香港長住,只求多一本護照買個安心,對本地經濟發展並無裨益,真正企業家卻難求。香港競爭力每況愈下,才是最需要憂心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