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國債冷場 吸客惟有加息

零售國債截止認購,雖未知結果,但從銀行和券商得知反應遠遜去年,所謂人民幣自由兌換及減息周期帶動國債銷情的期望並未實現。現時人民幣投資產品選擇五花八門,高風險的可參與A股的冒險樂園,中風險的可買賭人民幣升跌之結構性產品,低風險的可在中港銀行做定期存款。

國債若希望吸引穩健型散戶,最佳途徑是提高息率,至少與內地零售國債的息率看齊,否則不如索性只保留機構投資者的部分,讓其退出零售市場的舞台。

內地已邁開減息的步伐,未來或進入減息周期,國債可鎖定兩年內固定息率,對保守的長線投資者應具吸引力;對食息一族而言,國債兩年內可一勞永逸,本地銀行的定存息率雖較高,但只限新資金和短期存款,要享高息便要不斷將存款搬家,也是一件勞累和費時的事。

從另一方面看,儘管中國近期減息,理應有助零售國債的認購反應,但減息的同時,存款息率亦浮動至上限兩成,變相使存息未有下降。此外,存款保障制度將於明年初實施,五十萬元人民幣以內的存款均受保障,又使國債的穩健優點被削弱。隨着存保制的推行,下一步預期是利率市場化,此門一經打開,各銀行會否競相提高存息以吸引存款是未知數,現時看來是加(存息)的機會較減的大,內地居民紛紛將存款提出轉戰股市,存款爭奪戰或加劇。

國債的年期長是優點也是缺點,現下人民幣「今非昔比」,以前回報尚可靠升值搭夠,惟現已非單邊升值時代,近月再呈貶值趨勢,回報率和穩健性遠不及港府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兩者的認購反應已顯出吸引力差異。滬港通開通後雖仍剩大量餘額,但近期內地股市火熱,成交突破一萬億元人民幣,在A股火箭式急升誘惑下,保留資金靈活性勝於坐失機會成本。國債雖可在市場轉售,惟成交稀疏,投資者更加謀定後動。

零售國債規模只是區區三十億元人民幣,不及滬股通一日北上的資金淨額,現卻成「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中央發行零售國債原意是推動離岸人民幣債券市場,但現已失去意義,變成可有可無。金融市場是一個優勝劣汰的地方,中國國債相對歐美日等國家的主權債券可能勝一籌,但對於資金不多的散戶而言,分散投資輪不到國債的份兒。零售國債未來需要求變,不外乎提高息率競爭或宣告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