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港股通淡而無味

滬港通上月十七日正式開通,除了首天可能由於基金轉倉,致北上A股市場的130億元(人民幣‧下同)限額很快便在下午時段爆滿之外,北向滬股通與南向港股通交投至今一直不活躍;尤其是未開通之前,基於內地投資者過去對港股所顯示的熱衷程度,市場一般預期南下港股市場的資金必會比北上的熱烈,結果這情況未有出現,反而一直門庭冷落,遠遜北上買賣。

港股通首天交投雖僅17.68億元,僅佔每天105億元限額的16.8%,但這已是開通以來單日最高數字,其餘時間日均交投大部分不逾2億元,淡靜程度令市場大感錯愕。

港股通這個出乎意料的交投情況,有些評論認為是由於內地限制股民的證券加上資金帳戶結餘必須達到50萬元以上,才符合資格參與港股通買賣,大大削弱南下買賣的活躍程度;也有認為是由於內地股民擔心買賣港股於匯兌港幣與人民幣一來一回之間,股票未賺錢已冒上匯率風險,因此降低了南下的興趣。

缺乏股仔難吸北水

我看現時內地一般有炒股習慣的人士所擁有的資產財富,50萬元限額不是甚麼問題,絕對不構成南下投資的阻力。匯兌風險的確是個問題,但任何跨境投資活動總會面對同樣的風險,並非投資港股的內地人士獨有,不應成為北水不來的藉口。

我在前文指,南下北水門庭冷落其一理由,是跟內地投資者以散戶佔絕大多數,可供南下買賣的268家企業,未必符合他們炒股的習性。了解內地散戶炒股習性的人都知道,內地股民一般只喜歡炒作他們口中的所謂「細盤股」(即細價股),可是在港股通機制下可讓內地人士買賣的268隻港股,所涵蓋的大部分屬大價藍籌,以及包括在恒指中型股指數內和在上海上市的A+H股等的一些中價股,嚴格來說不是內地散戶所喜歡「那杯茶」,又怎能引起他們興趣!

資金不易存放海外

事實上,內地股民毋須等到滬港通開通,早已能夠透過不同渠道例如港股證券商買賣港股,滬港通不過是提供一條更加直接的渠道。然而滬港通機制設下的框架限制,令他們投資港股時難及得上原來所採用的渠道那麼靈活,自然毋須棄彼就此。

此外,內地人基於不同風險,還有個考慮便是把部分資金存放境外,透過滬港通機制以外的渠道買賣港股便可收這功效,資金毋須立即匯返內地,但滬港通要求南下投資港股的資金原路過來,日後賣掉股票必須原路返回,除了資金來回之間的匯兌風險之外,也不符合他們分散資產風險的願望,這大概可解釋南下投資港股的資金為何如此冷淡。

免責聲明:本文只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作者所屬任何機構之立場。

許照中

六福金融主席兼行政總裁,從事證券業超過40年,許氏現時亦為香港交易及結算所與及多家於港交所上市的公司之獨立非執行董事,亦是香港旅遊業議會上訴委員會獨立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