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騫出使西域,打通東西雙方貿易,開拓絲綢之路」。話說漢武帝年間,匈奴勢力日大,威脅中原,武帝欲聯合外族大月氏及烏孫夾擊匈奴,斷匈奴右臂,派遣張騫兩次出使西域,聯絡西域諸國,雖最終無功而回,但卻開闢了中原往來西域的道路,東西方商人紛紛沿此路往來貿易,成就了著名的「絲綢之路」。
古有武帝聯合西域各國,斷匈奴右臂,打通絲綢之路,今有中國聯合歐亞非三地,對沖美國TPP(泛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協定)戰略計劃,成就了「一帶一路」。而「一帶一路」即「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中國於APEC會議期間推動一帶一路,冀可推動貫穿東南亞,涵蓋東北亞,並與歐洲融合,打造歐亞非經濟合作圈,推動國內及周邊國家貿易及經濟發展,達致雙贏局面抗衡。
站在牽頭國中國的角度,對外可透過與周邊國家發展長期合作關係,消除貿易壁壘,推動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同時亦可出口國內過剩產能,加快企業去庫存化。對內則可加快推進西部開發,紓緩東西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並消化國內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加強海外資源(尤其是能源)的獲取,對中國發展甚有利。
要建立「一帶一路」,必先打通交通命脈,做到「通路」、「通航」,其後才是貿易、能源、金融、文化上的交流,故基礎建設行業可望率先受惠。
小妹看好內地基建鐵路行業。因內地基建鐵路具明顯的成本優勢,世銀資料顯示,中國興建時速350公里的高鐵,每公里建設成本為1,700萬至2,100萬美元(約1億至1.3億元人民幣),低於歐洲之2,500萬至3,900萬美元(約1.5億至2.4億元人民幣)及美國加州之5,600萬美元(約3.4億元人民幣)。
再者,內地高鐵的技術領先,中央又採取高鐵外交,較易取得海外訂單,再計及內地本土高鐵項目需求強勁,鐵路企業未來盈利將快速增長。
當然,中國發展國際貿易甚依賴海上運輸,相信港口碼頭在國內或國外將加快興建,亦成另一機遇。近年中央加強參與海外港口項目,除了參建外還有經營,以打通貿易運輸要道,相信一帶一路將加強海外港口的連接,成為內地港口、物流企業發展機遇。
隨着國內及國外大型基建項目上馬,建材、鋼鐵、水泥需求有所提升,有助消化行業過剩產能,改善行業的供需面。
大華繼顯(香港)策略師 李惠嫻(筆者為證監會持牌人士;
沒有持有上述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