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樓市經歷超過十年上升周期,從宏觀因素及技術走勢來看,由盛而衰的迹象愈來愈明顯,難怪外資大行繼早前唱淡本港經濟前景之後,又預警明年整體樓市包括住宅及零售舖租跌幅,可達兩成及三成二。樓市早已要面對美國加息的壓力,現在還有佔中衝擊經濟,若出現大幅調整,反過來將加深經濟收縮幅度。若然明年樓市真的不樂觀,經濟亦會同樣令人憂慮。
自○三年內地開放個人遊後,本港零售服務業可說是撐起經濟半邊天,可惜優勢已逐漸消失,一方面是內地遊客對香港的新鮮感大減,另一方面是內地經濟放緩及大力反貪腐,均令消費力收縮,反映在本港零售舖位空置情況惡化之上。因此市場憂慮商舖租金下跌,絕非危言聳聽,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至於旺區舖租及售價的跌幅,要視乎購買力收縮幅度而定,一些過去癲價成交的舖位,調整幅度較顯著恐怕無可避免。
零售業萎縮影響本地內部需求,而外圍包括歐洲存在通縮風險,則為本港出口帶來壓力。早前已有大行下調本港今年經濟增長預測,由百分之二點七降至百分之二,當中並未計及佔中的影響,估計第四季GDP增長將面臨更大壓力,全年經濟放緩更加明顯。
雖然本港經濟面對內外衝擊,但股市早前大炒滬港通消息,以及住宅樓價一直拒跌,帶來的財富效應還可持續一段時間,對實體經濟的推動力則十分有限。由於樓市位高勢危已屬市場共識,而政治亂局也會影響市民入市的意欲,若明年加息如期而至,樓價會否在極短時間內出現大幅調整,可能性不能抹殺。
現時樓市的確是悲觀與樂觀因素混雜,有意見認為就算美國加息,本港的按揭利率也不會一次過大幅上調;更有樂觀派指出,美國收水後日本接力放水,市場資金保持充裕,對樓市帶來支持,而且市民的供樓負擔比率維持於六成左右的可接受水平,理論上能支持樓價在現水平企穩。
不過,這些論調極其量只能說樓市爆煲的可能性較低,不代表樓價不會進入漫長的下跌周期。樓市乾升情況十分明顯,並且已持續一段時間,個別新盤可以靠各種優惠成功吸客,二手屋苑則交投萎縮,價升量跌持續愈久愈不健康。若未來經濟放緩惡化,樓市購買力恐怕無以為繼,財富效應亦會減弱甚至消失,樓價及商舖租金跟着出現調整不足為奇,最好要有心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