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整個量化寬鬆謝幕之際,市場轉為注視美國加息時機和步伐,儘管美國通脹仍未達標,全球經濟前景亦不明朗。
跟聯儲局一樣「收水」機會較大的,還有量寬至今逾五年的英倫銀行,但歐元區及日本經濟仍荊棘滿途,要求歐洲及日本央行放寬銀根的聲音仍不絕於耳,可以想像,環球主要央行的貨幣政策勢進一步各走各路。
英國過去兩季經濟增長均逾3%,為七年最勁,英倫銀行行長卡尼上月揚言,貨幣政策正常化的日子愈來愈近,料明年初加息,指標顯示英國工資可望未來數季回升,掃除加息障礙。該行貨幣政策委員會成員Martin Weale月中亦稱,即使歐元區面臨三底衰退,也不會動搖其加息主張。
反觀,歐元區通脹去年十月開始一直低過1%,上月更創0.3%的紀錄低位。歐洲央行九月初把基準利率削至0.05厘新低,存款利率更劈至負0.2厘,行長德拉吉坦言,擴大資產負債表是抗擊通縮的最後板斧。
事實上,歐洲央行已開始買入資產擔保債券(Covered Bond),太平洋投資管理(Pimco)更料該行逾50%機會明年初購買國債,更有分析指連企業債也不放過。
日本方面亦不容樂觀,儘管日本央行去年祭出超級量寬,每年擴大貨幣基礎60萬億至70萬億日圓,承諾兩年內實現2%通脹目標,但日本通脹由六月起連續三個月回落,碰上政府四月提高消費稅,拖累次季經濟倒退7.1%,消費及投資有待平復。
外界揣測,日本央行勢將下調當地通脹預測,押後通脹目標實現的時間表,高盛及美銀更估計日本明年初將加碼放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