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份港股走勢依舊反覆,股民大呻「睇唔通」,惟獨新股市場續成淘金地。近日以配售及分拆形式上市的新股尤其矚目,股價倍倍聲「舞」上,但到底是「福」是「伏」,值得研究!
新股市場本月上旬回復熾熱,其中以配售形式於創業板上市股份大多逆市急升,以SDM爵士芭蕾舞(08363)為例,首日掛牌即飆高逾6倍,即使其後股價急回,但收市價仍較配售價高近2倍。另外,L&A INTL HOLD(08195)及壹照明(08222)首日升幅,更分別高近6倍及逾7倍。
資深投資者梁帥聰指,配售上市新股十之八九掛牌後爆升(見附表),但強調若升幅已逾3倍,散戶「基本上都唔使玩」,不應趁股價高位回軟時買入。
他指:「呢類股份喺上市首日都不宜沾手,因為成交不夠龐大,股價走勢參考價值低,呢個時候入市好容易高位接貨。」他亦坦言,散戶難靠基本因素分析此類股份的好與壞。「如果公司本身業績夠『靚』,以IPO(首次公開招股)上市集資額其實仲大啦,但做得配售上市,理論上都無咩基本因素可以期待。」
梁氏認為,炒配售上市創板股投機性極重,絕對「唔啱一般人玩」;他建議「落場玩」的散戶事前應該多做功課研究CCASS(中央結算系統持股紀錄),以及控制投放資金的比例。
近年於創板掛牌的配售股份數目明顯增加。據港交所統計,相關上市宗數,已由一○年的7宗增至去年的23宗,升幅逾2倍;與同期主板及創板全年上市宗數比較,創板配售佔比亦已在四年間,由6.93%急增至22.55%(見附表)。
卓亞資本(08295)行政總裁兼執行主席、澳洲會計師公會大中華分會前會長楊佳錩表示,於創板上市,不論公司選擇以IPO還是配售形式,其面對的聯交所上市要求和審批程序相同,惟後者讓公司更易「圍飛」,又不設回撥機制,增加可控性。加上公開認購形式上市,要印製招股書、安排收票行等,行政成本會較高。
雖說該等「蚊型」公司上市後可增融資平台及加強宣傳效益,但上市開支動輒以千萬元計,相對集資淨額佔比大,甚至可能連累公司發盈警。
此外,企業要維持上市地位的成本每年亦需數百萬元,對於每年盈利僅千萬元、市值僅數億的公司來說或成負擔,為何它們依然「上市心切」?
楊佳錩推測,「等賣殼」才是推動它們上市的最大誘因。他表示,目前創板股殼價已漲至超過2億元,「公司只要等一年就可賣到呢個價,分分鐘做幾年生意都未必搵到咁多」。
民生國際(00938)上月底宣布以「5股派1股」分拆民生珠寶(01466),後者本月中已在主板以介紹形式上市。這種實物分派、不涉集資的分拆上市很常見,如利豐(00494)分拆利標(00787)、信義玻璃(00868)分拆信義光能(00968)、TCL多媒體(01070)分拆通力電子(01249)等,均是近年同類例子。
向股東進行實物分派,即只需在分拆前買入「阿媽」股份,便可於分拆時自動成為「阿仔」股東,這種「買大送細」的做法自然吸引不少散戶進場。
梁帥聰提醒,在認購「阿媽」股份時要識計數,以免最終僅獲派「碎股」,又認為若「阿仔」具投資價值,更好的策略是待其「出世」後才買入,因股份分拆上市首日大多面臨拋售壓力,而公司價值亦需時反映。
以民生珠寶為例,股份掛牌首日跌近三成,相信與散戶們沽出手上分得的碎股有關,其後股價才逐步回穩,現時較首日收市價上升逾37%。
他又建議,當股份完成分拆後,應採取「要仔唔要乸」的投資策略,因據過往經驗,「阿仔」的股價通常節節上升,相反「阿媽」則持續下跌。
正如信義光能股價較首日收市價已累升1.32倍,但信義玻璃卻自阿仔「出世」分拆上市日起累跌36.73%;通力電子「出世」至今累升17.31%,但TCL多媒體卻已累跌39.33%。
公司搞分拆的另一種形式為公開發售,當中涉及集資,若「阿仔」能以高價上市,「阿媽」的潛在價值亦可得到釋放,有利提升整體估值。
楊佳錩表示,不論以何種方法進行分拆,對母公司來說「一定係好事」,因既可增加未來融資彈性,又可讓業務定位更清晰,方便投資者進行業務分析。
他指出,單單透過研究公司的業績報告,實在很難發現是否存在隱藏資產或可分拆業務,所以「散戶想事先『尋寶』有難度」,只能在公司對外宣布消息的時侯,才可以考慮如何部署。
他又提醒「有啲公司話搞分拆,搞咗幾年,點知最後都係唔成功,咁買咗母公司股票嘅人點算呢?所以公司係有責任要適時公布分拆上市嘅進展向股東交代,股東亦要留意有關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