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無佳期 未推出先失分

中國證監會的周五例會特別受矚目,但繼續為滬港通開通日期留下一個大問號便告結束,現距離原本的「大熱吉日」——十月廿七日只有不足十日的時間,「十月開通」的承諾能實現的機會變得渺茫。本來延遲一些日子沒甚麼大不了,惟當局處事欠缺果斷方式令人失望,亦沒有給予投資者一個滿意的交代,未開通經已大為失分。兩地交易所宜亡羊補牢,盡快釋除投資者的疑慮。

自從「佔中」事件一發不可收拾,至有前金融高官放風的「可能延期提示」,市場本來對滬港通延誤十月佳期早有心理準備,可是內地傳媒周初一篇引述監管機構消息的報道,令市場的希望重燃,並使港股本周大幅波動,周三當日牛熊通殺,這是誰之責?中證監大可澄清周五只是例會,讓投資者的期望降溫,但監管當局選擇了沉默。金融市場強調透明度重於一切,監管機構卻未做好榜樣,徒添不必要的揣測和市場動盪不安。滬港通愈是重要,愈是不希望有任何閃失,「佔中」風波再惡化未可料,即使延遲,相信投資者亦會諒解,但無論是如期、延遲或其他決定也好,總不能猶豫不決,讓市場胡亂猜度。

中證監處事欠深思熟慮早有前科,港股直通車和國際板便胎死腹中。當然,今次滬港通展現的決心強大,亦非一項由零開始的重大工程,只是容許兩地投資者互相買賣證券,有限額、有門檻來降低風險,技術問題更不難解決,有半年時間來籌備,八十九間證券商已獲批參與資格,可謂萬事俱備;然而,卻出現了政治黑天鵝,頓時自亂陣腳,訊息混亂害苦了投資者。

「兩星期前通知」縱非明文規定,但亦是應有的時間準備。投資不是在街市買菜,「槍聲一響就開跑」說來容易,內地投資者要開戶、要填問卷,香港投資者要預備足夠人民幣進行交易,證券商要熟習交易系統,投資者教育工作更只做了皮毛,並有數百家公司需作了解。倘若倉促推出,初期成交遠低預期,開壞了頭是自招其辱。

港交所看來處於被動位置,由十月某個星期一啟動、之前兩星期作公告,現又自圓其說稱無時間表、開通日期不重要,投資者的期望與李小加所言有明顯出入,這半年來滬港通無可否認牽動投資者神經,不巧的是近期外圍股市波動如坐過山車,等滬港通來沖喜卻等着前言不對後語。好事往往多磨,即使延遲,本是小事一樁,但拖拖拉拉於事無補,是遲是早總期盼一個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