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專利戰真面目

記得三年前智能手機競爭最激烈時,廠商之間發動專利戰互告對方侵權。訴訟大部分已告一段落,埋單計數只有20宗告得入,超過九成無功而回。

美國專講專利的網誌FOSS Patents,分析過去四年222宗智能手機廠商之間的侵犯專利官司,法院裁定近半不成立,亦有四成證據不足被駁回或庭外和解。即使告得入的20宗,只有一半獲判長期禁制令。

涉及專利侵權官司的科技巨頭,主要是蘋果公司、三星、微軟、諾基亞、摩托羅拉、Google等。訴訟過程花大量時間和金錢。

旨在延宕對手時機

發起專利戰,正值智能手機銷量最火爆之時,其真正目的是阻止對手新產品打入市場。須知智能手機產品周期短,大部分品牌的旗艦機只賣半年便有新品頂上。若以專利戰阻慢對手產品開賣會造成打擊。

如意算盤不能打響,受歡迎的手機始終熱賣,成功起訴的案件又少,卻對市場帶來幾個影響。如Google在一一年花125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今年初向聯想出售,作價29億美元,當中的差價就是扣起大量手機相關專利技術。

還有,微軟向Android廠商收取專利費,比賣Windows Phone的利潤更豐厚。據最新披露的法庭文件,三星去年向微軟支付的Android專利費高達10億美元,還未計算其他廠商賣出每部Android設備分給5至15美元不等的專利費。微軟這專利收入在一一年曾較賣Windows Phone收入多5倍。

智能手機高峰期已過,專利戰也告一段落。與其花錢打官司,不如專注研發具吸引力的手機。

艾雲

在財經界打滾多年後,毅然投身資訊科技行業,成為i世代,絕非為趕潮流,而是深信資訊科技對經濟帶來革命性改變,對行業動態、新產品及技術趨勢特別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