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救樓市難如願

中國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增加,住房市場銷售急劇下降及庫存快速增加,於是政府救樓市的政策便一波又一波出台。先是各地政府全面取消各種限購限貸政策,接着央行出台房貸新政,後有全面放鬆住房公積金個人貸款業務條件,以及可能出台住房稅收減免政策。

鼓勵炒作勢掀泡沫

救樓市政策表面上是為了支援居民的住房消費能力,實際上是托住正在下沉的樓市,讓房價不下來,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風險及銀行貸款風險便不會暴露,消化嚴重過剩的住房庫存則讓GDP增長回到快車道。

可是在目前的高房價下,對85%以上真正的住房消費者來說,根本無力入市。於是無論房貸新政還是公積金貸款政策開放,就得把居民的住房消費泛化,只要還清銀行貸款或者沒有銀行貸款,無論持有多少套住房,現在入市都可以算作住房消費,享受優惠政策。

救市政策鼓勵持有一套以上住房的居民,可利用銀行住房信貸優惠政策,又無有效的住房稅收政策進行限制,這些購買住房者除了投機投資之外,豈能有甚麼?

為了去除住房市場嚴重過剩的庫存,政府不顧後果地推出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政策,讓更多投機投資者入市,短期或許對去庫存有一些作用,但中長期只能讓住房市場的問題與風險增加,房地產市場泡沫愈吹愈大,直到最後破滅,並會引發銀行危機及經濟危機。

政府推出的救市政策以為會如二○○八年131號文件出台一樣,又會讓房地產市場出現一個驚天大逆轉,又會讓房地產市場出現新的繁榮。可是當前的房地產市場形勢及金融市場條件已發生了巨大變化。房地產市場價格愈來愈高,有能力入市的住房消費者愈來愈少;泡沫愈來愈大,投資者進入的風險愈來愈高,加上投資者風險意識增強,政府救市政策要想達到其效果,肯定不會如當年。

銀行未必全盤合作

同時,金融市場條件的變化,央行出台的房貸新政,要讓商業銀行落實與實行根本就不可能。這些救市政策可鼓勵持有住房者利用信貸優惠投機投資,但銀行對優惠政策的自主決定權,不可能如○八年那樣照搬落實。在這種情況下,房貸新政及公積金優惠政策都會大打折扣,稅收政策的優惠也是微乎其微。

一波又一波的救市政策,只能讓投機投資者看到當前問題的嚴重性,對風險更加警惕,產生恐懼之心理而觀望。再加上,救市政策激烈的利益博弈,購買住房者期望獲得更好的信貸優惠並非易事。因此這次政府救樓市政策的效果如何,是相當不確定,只能靜觀其變。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