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季開局不順 切忌自亂陣腳

眨眼第四季已開局,香港正值多事之秋,政治爭拗能否妥善解決,還看政府的處理手法及示威群眾的反應。歷史告訴大家,香港市場有一定的柔韌度,每次危機,都能化險為夷,相信今次亦不例外。

九月份至今港股跌市,某程度已率先反映了不明朗因素。作為投資者,此刻宜以平常心看待眼前市場變化,過分悲觀同過分樂觀都容易令投資決定出錯,畢竟大局穩定不獨關乎港人利益,更重要是關乎中國能否順利藉着推動兩地資金流動,抵擋環球不穩定因素,協助內地經濟加快回穩復甦。故言「危機並存」,將會是今季港股表現的寫照﹗

近日,關於政治事件對股、樓影響的談論甚多。假期前港股大幅波動,個股表現直截了當說明了股類的受影響程度。對零售股而言,旺季慘淡,無疑令第四季頭炮落空,未來就要指望年底的聖誕新年旺季。不過,不少本地零售股同收租股,已不獨經營香港市場或零售物業租賃。事實上,部分在港上市的主要珠寶金飾股,約有四至五成收入來自內地、澳門及海外市場。由此可見,政治事件影響肯定有,但影響還是有限度的,並非世界末日。

除非政治爭拗以硬碰硬收場,否則風波引發市況超跌過後,反彈行情可期,而今次跌浪,相信能為擬參與港股通的內地投資者提供低吸優質港股的機會。至於地產股,第三季樓市價量齊齊急速反彈,在發展商完成銷售任務,壓抑了好一段時間爆發出來的用家需求亦被消化過後,在預期市場供應將明顯增加之下,末季調整本來就難免,政治事件只是加速了調整的來臨而已。

港股末季開局一片風雨飄搖,投資者難免感到心亂。第三季尾,人行向五大行「放水」五千億元人民幣,並聯手中銀監放鬆房貸、打救樓市,而國務院又針對刺激出口、扶助煤炭業推出各種維穩措施,顯示內地應對經濟下行風險,不敢怠慢,能否協助經濟在末季站穩住腳,避免硬着陸,仍要拭目以待。

本來,十月四中全會召開以及滬港通啟動,可視為利好市場因素,可惜港股率先在九月初見頂,加上近日備受政治爭拗事件影響而大幅波動,A股能否獨善其身,滬港通能否順利推行,不無變數。須知突發性政治事件容易引發非理性的投資行為,如今投資者首要保持冷靜思維,因應市場風險調節倉位,耐心等候機會的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