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流別人田 法規改革莫遲

來自中國的阿里巴巴,上周五順利在美上市,登上國際金融舞台,公司身價飆升,以上周五收市價計,市值超過葡萄牙GDP,而創辦人馬雲更進身成亞洲第二大富豪。在這個熱鬧場面感到興奮的,還有日賺逾90億美元的阿里投資者,以及促成這宗史上最大IPO的紐約交易所。

一家在本土成長的中國新興企業,成功上市地點竟不在黃土地,「新娘嫁人了,新郎不是我」,貴為當今強國的中國實不欲見,痛定思痛乃盡力加快推動金融改革。作為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在處理阿里上市問題上,雖有自己堅持,但代價亦不菲,亦暴露出這些年來,香港股市法規未能與時並進,競爭力不進則退的事實。要把握中國經濟發展的機遇,鞏固香港金融市場優勢的檢討和行動實在刻不容緩,謹記身處科網時代,市場急速發展,時間不等人!

在阿里上市前,美國亦曾對中國科網公司股票的風險而感到卻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及安全審查委員會更曾發表報告,提出中國科網公司利用「可變利益實體」(VIE)上市及控制公司資產,令美國投資者的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雖則投資總有風險是老生常談,而阿里亦非首家以VIE形式在美上市的中國科網企業,惟其鋒芒之露,參與者之眾,確實令監管者坐立不安。不過,最終紐交所還是鋪上紅地氈,開啟大門迎接財神駕臨,這絕非代表美國監管要求比香港低,而是對本身的監管機制抱有信心的表現。

之所以令美國當局有信心制衡中國科網上市公司的監管風險,關鍵乃當地行之已久的集體訟訴制度,當涉嫌違反小股東權益的事件出現,集體訴訟制度猶如投資者的「護身符」,只要有一個股東提出訴訟,最終取得勝訴,利益將歸於全體股東;若然打輸了亦沒大不了,反正小股東提出訴訟可不用花錢,皆因只要打贏官司,和解費的三成歸代表律師所有。故不少當地律師樂意當「義工」,邀請投資者向公司提出訴訟。

早在二千年,香港已設立創業板,港股亦曾出現過科網股熱,但熱潮過後,監管者原地踏步,並沒有因應區內科網產業的持續發展,比對同業的競爭條件,及時檢討市場法規,是換來今次「肥水流向別人田」的底因!上月,港交所終於就上市公司股權架構諮詢市場意見,總算是正視了問題。對於如何平衡上市法規彈性和保障投資者權益,市場參與者宜積極和理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