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八月份銀行信貸增長有所上升,但仍遜預期。當經濟數據陸續公布並明顯差於預期之後,市場預測央行貨幣政策寬鬆的聲音又四起。
無論是中國經濟增長三頭馬車如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規模工業增加值,抑或克強指數(即用電量、貨運量和新增貸款量),增速多是○八年十二月以來新低。
面對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儘管李克強總理一直強調不會放鬆銀根,希望通過加強定向調控走出當前的困境,但市場上主張貨幣政策寬鬆的呼聲十分強烈。不少人認為,降準降息是最好方法。現在的問題是,假定央行真的採取降準降息的貨幣政策,銀行是否願意再次如○九年那樣,對央行過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作出正面回應,成了最大問題。
首先,就當前的信貸結構而言,銀行信貸佔整個社會融資的比例早就由以往90%以上,下降到50%以下,央行貨幣政策對整個融資市場的影響力嚴重下降,無論採取何種貨幣政策,效果都與以前不一樣並弱化,轉向寬鬆也是如此,這就減弱央行貨幣政策進行重大調整的動機。
其次,與○九年相比,銀行的資產質素發生了巨大變化。○九年央行採取質化與量化全面寬鬆貨幣政策,以信貸規模擴張為主導的銀行體系,競爭實力完全取決於信貸規模大小,再加上當時的信貸規模不是太大,各家銀行不計後果的信貸瘋狂擴張也是自然。
銀行資產質素因而發生巨大變化,從○九到一三年,銀行業增加信貸達44.93萬億元人民幣,遠超過前60年貸款增量的總和。隨着銀行業信貸規模瘋狂擴張,資產質素良莠不齊增加,隨着風險上升,治理及監管也愈來愈嚴格,像前幾年那樣過度的信貸擴張非易事。
第三,○八年金融海嘯後,國內外經濟環境也發生了根本性變化。中國房地產經過幾年過度擴張,已經不得不進行周期性調整,必然會影響與房地產一起過度擴張的相關行業,將嚴重衝擊銀行資產質素,銀行業可能要承擔更高的代價。
可見,如果央行採取更為寬鬆的貨幣政策,在當前的經濟環境下,不僅企業對資金需求欲望不足,銀行再進入過度信貸擴張的意願不足。面對經濟下行風險,以及房地產周期性調整,迫使銀行不得不加強信貸風險控制,對信貸擴張更為謹慎。
這些因素都會嚴重減弱銀行增加信貸的動力,使得擴張信貸更謹慎,意味貨幣政策定向型寬鬆更為合適,全面降準降息概率不會太高。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