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手機挑動內地市場利益

iPhone 6千呼萬喚終出場,雖然中國是蘋果公司的收入增長引擎,但首批出售地區竟然沒有把內地納入,令外界甚為錯愕。內地三大電訊商早前曾以「非常露骨」的宣傳,邀請客戶預約出機,似是自信可飲頭啖湯,現在不但一盆冷水照頭淋,更拖累股價下挫,這部新手機何時有得賣,十足變成股價敏感消息。市場對此有不少揣測,監管部門刻意歎慢板平衡市場利益,可能性則十分之高。

首先,無謂由國企出錢替人抬轎。以往三大電訊商出售iPhone時,爭客之激烈等同代人免費宣傳,而向客戶提供補貼,更讓蘋果公司可賺到盡。雖然發改委已下令從今開始壓縮營銷開支,電訊商也預告將以送通話時間代替補貼買機,可是以國企寧蝕也要搶生意的前科,變相貼錢的機會依然存在,先來個靜觀其變未嘗不好。

其次,三大電訊商還未形成有效競爭。中國已進入4G時代,可是網絡實力仍見懸殊,龍頭大哥中移以國產制式起步最早,網絡覆蓋遠比另外兩家電訊商高。由於新iPhone能同時兼容內地的國產及國際4G制式,中移不會再像3G時代因國產制式手機無人要而捱打,今次輪到其他網絡覆蓋較少的電訊商輸蝕。因此,遲一些才賣iPhone 6,對聯通及中電信絕非壞事。

第三,要讓內地手機商有更大生存空間。過去一年,國產高端手機崛起得相當快速,售價卻比「來路貨」平一大截,有些機款甚至到了惡性競爭的地步。因此,內地用戶並非無得揀,與其任由他們以高溢價買外國品牌,不如讓肥水留在自己的田地上,更符合產業國策。

最後,行政審批多了關卡。在內地推出手機設備需要獲得工信部的入網許可證,申請時要提供大量測試報告證明符合法規,還要等待六十天處理。若然蘋果公司不想「被竊密」,遲些遞申請也不出奇,而且iPhone早前曾鬧出竊密風波,被內地政府部門列入不得採購名單,相信iPhone 6將要面對更嚴格的安全檢查才能過關。

由於iPhone 6屬旗艦產品,蘋果公司的股價有敏感反應可以理解,卻同時牽動着內地電訊商的股價,除了顯示市場訊息不夠透明之外,中空寶更變成投資者陷阱,反映三大電訊商對此依賴太深,肯定並非內地當局樂見。現時國產4G制式運行已上軌道,內地也不乏性能屬高端、價格屬低端的國產手機,今次能否一舉打低外國品牌,未來幾個月自有分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