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新股暗藏危機 加強監管不能遲

本港新股市場今年異常興旺,個別新股的質素卻令人擔憂。一些半新股上市後股價極速走樣,經營業務出現無故突變,甚至出現大股東大幅減持,都反映公司的質素是否具備上市條件,實屬疑問,可憐無辜股民隨時蒙受損失。從數量上而言,這絕不是個別事件,港交所負責公司上市審批的把關工作,可以說是責無旁貸,證監在監管方面擁有「雙重存檔」的尚方寶劍,同樣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港股近日展現強勢,恒指再創超過三年的新高,新股市場亦十分熱鬧,今年至今多達五十七家公司在主板上市,但卻湧現眾多問題。過去一年上市新股中已有十多家公司發出盈警,亦有上市後股價大跌,至今仍然潛水,投資者可謂損失慘重。

本港個別新股的問題確實有惡化趨勢,除了上市後不久即發布盈警,個別公司因認購反應欠佳,寧願大削發行價;亦有公司上市前大派股息,上市後主要股東便減持;也有公司低調地上市。反映但求盡快取得上市地位的迹象明顯,最終都難逃大跌命運。

據統計,今年以來本港上市的新股,百分之四十五股價依然潛水,確實反映半新股的質素出現問題,若監管當局未能正視,嚴格把好上市關口以保障股民利益,投資者對新股的興趣只會不斷萎縮,最終會打擊本港新股集資中心地位。

證監會去年十月實施保薦人監管新例,原本希望提高新股質素,以保障投資者利益,成效仍有待觀察,但近期新股又出現眾多問題,着實令人懷疑新例能否令保薦人在盡職審查時把工作做得更好。若未能作出妥善處理,隨時會引發骨牌效應而出現爆煲潮,連累其他有質素的新股受不利氣氛影響。

近期半新股頻發盈警,情況可謂極不尋常,港交所在批准公司上市時應時刻警惕,不應捨本逐末,為求爭取更多企業上市而放鬆把關門檻。

有分析指新股上市後業績大跌,確實存在監管不足的問題,因為監管機構已收緊披露要求,行業營運數據必須是上市文件刊發前的最新內容,上市公司管理層不可能不知道經營情況,因此半新股短期內發布盈警,是置投資者利益於不顧,港交所與證監必須加強監管這類新股。

大量新股上市對港交所來說是好消息,但大前提是必須質量兼備,其中更應以質為先,劣質上市公司對香港而言是禍不是福。本港新股市場表面上十分興旺,但深究下只是數量上取勝,無論集資額及上市後表現都大不如前,問題半新股不斷湧現,加強監管已是當務之急,若讓這些劣質新股濫竽充數,將嚴重打擊本港金融中心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