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合組織(OECD)的秘書長估計,中國在一段時間內會繼續很穩健增長,找不到人們談論硬着陸的原因。「硬着陸」爭論了很久,市場一直有人持硬着陸的看法,但主流意見並不認同,原因之一是當局有政策工具抗衡經濟的「地心吸力」。
內地產能過剩及防治污染,煤炭使用量在減少,導致煤價持續下跌,今年續跌價11%,煤價已跌至近五年多以來的最低水平。煤價跌令煤老闆冇啖好食事小,令煤炭重地經濟大跌事大,山西作為煤炭大省,省府太原今年首季當地生產總值(GDP)增長,一年間由11.9%跌至近乎零的0.1%。太原如此,山西GDP能增5.5%要算萬幸,但過往兩位數增長已不可企及。
太原是典型的硬着陸,緣於經濟依賴單一煤炭產業。同樣的例子,依賴大宗商品的經濟省份,如黑龍江和河北GDP亦重挫至僅分別增長2.9%及4.2%。幾個例子顯示,即使不預期內地整體經濟硬着陸,經濟體內個別、局部硬着陸迹象已出現。實際上,近期各省區在忙着調降經濟增長預測這件事。
中國行政單位的GDP硬着陸,實質是產業的硬着陸,是產能過剩風險引爆的折射。現在的關鍵有二:一是局部問題會否演化為大局的硬着陸;二是硬着陸的局部能否很快「復活」。其實兩者有關連,若局部硬着陸能恢復活力、向上反彈,就不存在感染全局的擔憂了。
鍾經緯感到遺憾的是,當下未看到產能過剩已解決的曙光,清理產能過剩搞了好幾年,始終未見成效,成為不癒的內傷。顯然由於產能過剩背後,牽扯着資金鏈斷裂的風險,也制約着當局快刀斬亂麻式解決。
鍾經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