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資規模料四千六億

在內地眾多商品融資操作中,以貴金屬融資(金融資)規模最大,高盛曾估計金融資規模達600億美元(約4,680億港元),銅融資及鐵礦石融資規模分別僅為230億及104億美元。

金融資交易技術操作中,企業憑藉黃金進口信用狀,可取得低成本短期融資,特別是現時內銀貸款趨嚴,企業對商品融資操作更趨之若鶩。

恐成企業債務違約炸彈

過去數年國際大宗商品曾牛氣衝天,催谷環球商品貿易激增。高盛估計,一○年以來,通過商品貿易融資活動流入中國的熱錢約810億至1,600億美元,佔中國外匯1年期以下的短期借款約31%,其中黃金、銅和鐵礦石是三種主要融資商品。

與其他商品融資一樣,所融資金不僅被用作投資內房等高收益資產,及押注人民幣升值等套利操作,然而,隨着內地房價及人民幣匯價出現下跌危機,商品融資已成內地企業債務違約的計時炸彈,衝擊內銀信貸資產質素。

法興估金價一七年見825

雪上加霜的是,國際金價自一一年九月創每安士1,921.15美元高位後每況愈下,近期徘徊於1,250美元水平,不但套牢「盲搶金」的中國大媽逾260億元人民幣,對涉及金融資企業亦形成財政壓力。法興周三發表報告,把今年平均金價預測大幅上調至每安士1,272美元,但預測隨着美國經濟持續復甦,聯儲局加息速度勢比預期快,全年平均金價明年勢跌穿1,200美元,一六年更失守1,000美元大關,到一七至一九年只能徘徊825美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