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名言:惟有死亡與納稅,無可避免。但阿Q一點看,要交稅即證明我們有賺錢能力喎。之不過,交稅也要畀得精明,《產經》趁這個報稅月,找來會計專才幫手,教大家如何善用免稅額、扣稅額,以免最終付多了「冤枉錢」予稅局。
疑問:我可申請扣除供養父母免稅額?
今年稅局發出237萬份個別人士報稅表,創歷史新高。打工一族最關心的,自然是基本免稅額以外(2013/14年度為12萬元),還有甚麼免稅項目。當中,供養父母(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免稅額大家較少填漏,卻有機會填錯。
ACCA(特許公認會計師公會)香港分會稅務委員會聯席主席殷國煒表示,若納稅人有兄弟姊妹,不妨事先協議由誰申請,因供養父母免稅額只能由其中一名子女申請,而它與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兩項只應揀一項。
另外,儘管父母仍在工作,只要符合條件(年齡已滿55歲、通常在香港居住、連續同住等),納稅人可享供養父母免稅額。若於課稅年度內,父母全年連續與子女居住而並無付出十足費用,子女亦可申請額外免稅額。於2013/14年度,兩項免稅額合計最高76,000元,亦即等於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可扣除的最高金額。
疑問:夫婦同心,合併報稅最划算?
夫婦除可獨立分開評稅外,亦可選擇合併評稅,有機會減少夫婦兩人整體所繳交的稅款,但如何決定是否合併?
殷國煒提出一個簡易方法,一般來說,若夫婦其中一方的入息,低於12萬元的基本免稅額,採用合併評稅應較有利。若雙方入息都超過基本免稅額,則應選擇分開評稅。
然而,若配偶沒有工作,不用繳交薪俸稅,因另一方可獲已婚入士免稅額,夫婦就不用選擇合併評稅。
另殷國煒指,倘夫婦持有聯名物業,但其中一方沒有任何收入,夫婦在申請扣除最高10萬元居所貸款利息時,可提名全由有收入的一方作扣稅用,而不是原本的各佔一半。
疑問:個人入息課稅可減少我的稅款?
一般打工仔未必接觸過個人入息課稅,而實際上,如大家只有薪俸收入,確不用考慮個人入息課稅。因這項目是供有業務利潤收入、及/或有物業租金收入的人士申請,以在評稅時一併計算應繳付的薪俸稅、利得稅、及物業稅的入息,然後以累進稅率計算應課稅款,看看可否減輕稅款總額。
有租金或業務利潤收入的人士選用個人入息課稅可能較着數,因物業稅及利得稅採用劃一15%標準稅率,有別於薪俸稅的累進稅率(由2至17%不等)。有個案顯示,選擇個人入息課稅的稅款,較不選擇的減少稅款達三分二。惟大家也要留意,因累進稅率的最高邊際稅率達17%,高於標準稅率,所以收入較高人士未必受惠。如本身薪俸收入按薪俸稅計算已達稅率17%,選擇分開評稅或較有利。
疑問:供強積金可以扣稅?
打工仔每月被迫「九五折」出糧,難免心有不甘。其實,課稅年度中所繳納的強積金供款,可獲扣稅優惠(自願性供款則不可)。而因應強積金供款調升,最新的強積金扣稅上限亦調高至15,000元。另自僱人士所供的強積金同樣可作扣稅。
不過,對於部分有多於一份工作收入的打工仔來說,課稅年度內繳交的強制性供款可能多於15,000元,但可申請扣稅的上限,最多仍然是15,000元。相反,一些之前報稅漏了扣強積金的「大頭蝦」,也可隨時向稅局提供證明,追回長達6年繳多了的稅款。
疑問:最遲幾時要交報稅表?
納稅人可經紙張(郵寄或親自送往稅局)或網上遞交報稅表,而前者的遞交限期為六月三日或之前,經網上則可自動獲延期一個月,至七月三日。即使納稅人近月都不在香港,仍可在外地上網報稅。當然,愈遲交報稅表不等於可將交稅日期延遲。
殷國煒提醒,若納稅人有業務利潤的年度總收入達200萬元,又或有海外收入,就不可經網上報稅,因他們需附帶提交財務報表或其他證明予稅局,經紙張報稅可方便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