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筆陣:開拓港式眾籌

今天想取得創業資金、講座經費、籌款募捐等融資安排,簡易有效的方法已經出現,就是「眾籌融資」(Crowd-funding)。

在美加、歐洲、澳紐、內地及香港都開始發展起來,很多地方已由嘗試階段進入初期整固。上周,香港證監會也對「眾籌活動」提出忠告,注意相關法規和風險,「眾籌」是時候起飛了。

「眾籌」是繞過銀行的「金融脫媒」活動,投融資雙方透過網絡平台,直接從眾多投資者身上籌集細額資金,用於小型活動或創業項目。常見的眾籌按回報分為三大類型:

(一)預購眾籌(預售/回報/報酬眾籌):出資者仿似訂購產品,尤其是創新概念或拍製電影,必須等到產品面世之後,才可得到產品或服務作報酬。

(二)捐贈眾籌:參與者不求回報,出資視為捐款,交予慈善、研究、選舉等不同組織作活動費用。

(三)股權眾籌:投資者近似認購私募股權基金,獲取公司股份、可轉債和債權等,亦有一些分類把點對點(P2P)貸款併入這類型。

擺脫傳統金融掣肘

事實上,「眾籌」具有多項優點。傳統金融世界內,銀行、股票、債券和基金都沒有這類完全相同的籌資服務。因為集資人未必具備有效規模,不少更是僅擁創新概念,難以獲得銀行授信審批。

然而,通過無疆界的互聯網「平台」展示,不需重複印制大量計劃書,只要美麗的圖畫和概念吸引到有興趣的公眾支持,創業者便可夢想成真。互聯網「眾籌平台」取代了銀行,擔當起偉大的中間人角色。

各地平台百花齊放

根據資料顯示,一九九七年首次成功利用互聯網眾籌的,是英國樂團「Marillion」,融資金額為六萬美元。至今,全球過百萬個項目通過眾籌取得數十億美元。台灣則始於二○一一年底,分別有多個平台集資數萬至近億的資金,最大的代表是二○一二成立的「FlyingV」。近期,香港亦漸見個別「眾籌平台」的出現,例如「Dreamna」。

內地是最精彩和燦爛的互聯網試驗田,目前約有21家眾籌平台,著名代表有「點名時間」、「眾籌網」、「淘夢網」、「追夢網」和「天使匯」等。

根據人行《中國金融穩定報告》,屬於「股權眾籌」的「天使匯」創立於兩年多前,至今累積登記項目八千多個,約八分之一創業項目成功掛牌,融資總額2.5億元人民幣。

潛在風險適度受控

對投資者來說,「眾籌」有多個潛在風險:在虛擬環境中難以保證誠信,違責以及欺詐都有可能;資訊不對稱及缺乏透明度,使分析和抉擇容易出錯;「眾籌平台」管理不善,導致流動性不足和倒閉;參與境外眾籌,面對運作和監管不可控的因素;黑客入侵規模細小的平台,產生網絡安全等問題。

對融資者來說,創新意念很容易於網上世界遭抄襲。有別於私募基金的融資,「眾籌」並沒有等同的專業人士指導,而向大量公眾進行「股權眾籌」將觸及證監的管轄範圍。此外,新興業務伴隨新法例出台,不明朗的環境影響日後運作。

總括而言,美、英、法、德、日等逐一清晰眾籌融資的活動,歐洲提出要支持眾籌等非傳統融資方式,中國近期更全面檢討互聯網金融,本周日廣東互聯網金融協會正式成立。

隨着業界的管理被重視,規則逐步建立和完善,負面風險適度受控,香港應迎頭趕上,利用資訊自由、法制基礎及金融中心等優勢,發揚「眾籌融資」這新興業務。

陳鳳翔

具三十年經驗的資深銀行家,目前擔任香港城市大學兼任教授、香港銀行學會高級顧問、香港教育局資歷架構的銀行業行業培訓諮詢委員會委員。他分別於英國和香港取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及金融學等三個碩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