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守皆儀:多面分析以作部署

筆者較常以保力加通道作為分析用具,因可看其趨勢,如突破或失守形態已形成,投資者可按個人承受風險程度,而進行止賺/蝕的部署,今期筆者將加多數項指標以供參考。

首先,上周提及保力加通道中軸重要性,需配合數個因素如成交、維持中軸水平日數/周數及距離中軸空間等,才能明言趨勢形成。以現時恒指走勢,上周末已明確失守日線中軸,而以周線來看,如指數未來兩周未能重上及守穩於保力加通道周線中軸(約22,500點),於四月初時只屬假突破,走勢或進一步向下。

此外,亦需留意資金流向,近日明顯見資金進行調配。宏觀上,資金由發展中國家流入成熟市場,而另一邊廂,由於烏克蘭局勢仍不穩,部分資金流向黃金及日圓等避險資產。

資金避險趨勢明顯

至於微觀上,投資港股資金亦作不同部署,由去年熱捧的科網、博彩股份流向傳統避險意識的高息及公用股。恒生公用事業分類指數已連日跑贏大市,故不論從宏觀及微觀上,均能反映資金避險risk off 的趨勢明顯,投資者未來可着重留意金價及公用事業分類指數走勢。

另外兩個指標分別為上升、下跌股份數目及港股沽空比率。近日指數雖反覆上落,惟下跌股份數目明顯遠多於上升,加上沽空比率連續數個交易日維持於10%以上,如情況持續,亦不利大市走勢。

由於近期中資企業首季業績普遍沒有驚喜,加上人民幣走勢亦見每況愈下情況,故建議除多加注意以上提及因素外,於不明朗大市中亦需調低投資金額及買入價,以減低風險。

金英証券(香港)零售研究部副總監 李韻儀(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