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港通買A股可做孖展

港交所(00388)昨公布「滬港通」具體安排,港交所股本證券與定息產品及貨幣聯席主管陳秉強稱,「滬股通」(北向)容許本港券商為買入A股投資者提供孖展借貸服務,但因現時內地券商進行「融資融券」是採用中央機制,故「港股通」(南向)不會為內地投資者提供買入港股孖展。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稱,「滬港通」將受兩地規則與法律監管,北向交易將按照上交所交易時間,港交所於內地早市及午市開市前五分鐘起接納本港券商訂單,南向交易將按港交所交易時間進行。

「滬港通」推出初期,投資者只可於兩地市場均開放交易,及兩地銀行於相應交收日均開放的工作日在對方市場進行交易,有關安排將確保兩地投資者及經紀可在相關結算日透過銀行收發相關款項。

但有業界認為「滬港通」假期安排不妥善,更形容是「戇居」。

T+1不可「即日鮮」

內地市場不允許回轉交易(即日沽出),故本港及海外投資者透過「滬股通」買入A股後,不能即日沽貨,只可於「T+1」日或之後售出。人行指,內地股市處「新興加轉軌」階段,故是否實施回轉交易,需全面研究及審慎對待。

「滬股通」投資者僅限以人民幣交易及交收;「港股通」僅限以港元報價,以人民幣與中國結算或其結算參與人進行交收。

「滬股通」股票代碼均為六位數字(香港是五位數字),所有「滬股通」股票買盤每手均為100股,最大買賣盤為100萬股。本港及海外投資者不得就「滬股通」股票進行無備兌沽空活動。「滬股通」適用於漲停板機制。

陳秉強指,「滬港通」將設防火牆,如兩地券商出現失責等問題,風險只會在當地承擔,不會將風險跨境傳送。

李小加強調,「滬港通」不是優惠政策,不是A股救市方案,不是送香港大禮,是中國資本市場雙向開放列車,須「平穩開出,安全抵達」。「滬港通」是首班車,不是尾班車,未來可擴容、擴量及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