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hare:內銀減值濕濕碎

內銀即使繼續公布優於市場預期的業績,內銀股股價依然疲弱,原因是市場將焦點放在內銀資產質素上。

以中行(03988)為例,有不少人用放大鏡看待資產減值損失大增82.7%,須知淨利潤已經扣除減值損失。雖然資產減值損失增加了68.35億元(人民幣•下同),但淨利息收入增加95.07億元,非利息收入增加42.4億元,帶動總營業收入大增145.72億元,足夠應付貸款減值損失支出大增有餘。

關注風險是合乎情理,也是投資應有的態度,但最重要是回報率和風險是否對稱,如果高風險可以有高回報,未必不好。最怕是從事高風險的投資,卻收取低風險的回報。

此外,有投資者關注內銀會否因為發優先股而減少派息,筆者認為要看優先股的發行條款尤其是息率,以及發行規模。如果息率很高,例如超過10%,是有機會影響內銀的利息支出,繼而影響盈利和股息。

目前仍未知道內銀優先股的息率如何,參考滙控(00005)非累積H系列美元優先股,票面息率為定息6.5%,孳息率大約為6.26%,估計四大內銀優先股票面息率約為定息7%,初步發行規模大約800億至1,000億元,涉及每年利息支出56億至70億元,屬可負擔範圍。

資本新規定添活力

上周還有一則內銀正面消息令筆者關注,就是中銀監批准包括工行(01398)、建行(00939)、農行(01288)、中行、交行(03328)和招行(03968),可跟《巴塞爾新資本協定》要求,使用銀行內部模型去計算風險和監管資本,稱為資本管理高級方法。簡單說,資本消耗會與資產質量掛鈎。

由於大型企業貸款和個人按揭貸款的違約機會率和違約損失率較低,因此採用資本管理高級方法計算出來的風險加權資產有望降低,預期六大內銀的一級資本充足率和總資本充足率可以提升大約50個基點,某程度紓緩了資本需求,並提升資本使用效率。

市場先生

有「散戶Blog王」之稱的市場先生,對國際及內地金融股有精闢獨到的研究,亦為金融股的忠實支持者。市場先生深信價值投資可達至財務自由,追隨巴菲特、格雷厄姆等大師的投資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