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增長碰底 風險溢價滿瀉

隨着美國聯儲局逐步減少買債,全球流動性收緊,過去因錢多而被隱藏的經濟結構問題正逐一暴露,尤其是面對增長速度大為減慢的中國,不僅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視為亞洲區內經濟展望的最大風險,亦被經濟學家喻為已逼近底線,可見問題嚴峻。

一向以來,一國的財政狀況如何,得看其國庫虛實。去年底,中國人民銀行總資產規模達到三十一萬七千多億元人民幣,折合為五萬億美元,連續三年奪得全球「最富有」央行之位,拋離排第二位美國的四萬億美元資產規模,且資產當中外匯資產佔最多,比重高至百分之八十五,好一幅富強中國的圖像。

不過,擁有龐大儲備的背後,可能是經濟發展上不平衡的一種表現。中央富有,不代表地方有足夠資源;國家有錢,未必等如民間資本充裕。地方債台照樣高築,民營企業依舊融資無門,正是近年中國發展的畸型寫照。

上世紀九十年代,當時的中央政府推行國企第一次大型改革,結果三角債問題一下子都走出來,企業重整或裁減員工,做成數以百萬計國企工人下崗、「爛尾樓」到處可見,經濟冒着「硬着陸」風險,經歷了改革開放後首個調整期。目前,中國再度經歷另一次陣痛,面對過往一直依靠的人口紅利正在消失,競爭力削弱的現實問題。今年初工業增加值降到五年低位,一、二月時,社會零售總額增長亦曾下跌至十年來最低點,出口減弱,經濟列車失速形勢明顯不過,政府要推行另一大型改革,根本是騎虎難下的舉動。

雖然國基會在剛公布的報告中,稍為上調中國今年經濟增長預測至百分之七點五,明年為百分之七點三,但都點出了內部槓桿上升的影子銀行等風險,需要進行結構改革。高盛經濟專家哈繼銘更以「中國經濟增長逼近底線」來形容刻下的狀況,亦指經濟增長很多部分都被稅收和勞動力成本所抵銷。值得探究的是,中國跟眾多新興國家一樣落入一個增長的陷阱之內。

中國的經濟增長就算放慢,預期都有百分之七至百分之七點五,是發達國家的兩至三倍,卻令人「坐立不安」,原因就是中國單論經濟及國庫規模都躋身全球列強之位,但模式仍停留在新興市場的模式,撇除政治上的風險溢價之外,經濟上各環節未臻成熟,企業、投資者要面對各類經營或投資上的「灰色成本」,融資欠缺,借貸成本高昂,以及各類人為無形的關卡,要承受更高的風險溢價。現時,不管是中國內部以至國際組織,無一不認同中國要進行一次九十年代之後的大型經濟改革,無論形式如何,神髓就在於要削減這類風險溢價,才能應付經濟進入成熟階段的較低增長期,與發達國家看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