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衰單調 上市急降溫

本港新股市場在一月相當威風,共有十四家公司新上市,到了二、三月已見後勁不繼,合共只得十家。踏入四月,情況更惡劣,連原訂有三家公司上市的目標也做不到,因為全球最大豬肉加工商萬洲國際臨時變陣,傳出縮減集資規模及延遲掛牌。大市氣氛當然是原因之一,但香港市場本身也有不少問題,好像賣點單一、收緊了保薦人規管等,年尾埋單時能否追趕其他對手,不容樂觀。

環顧世界主要新股市場,至今仍頗為熱鬧,好像美國在四月初,曾在一周內有十多隻新股一齊定價。在歐洲,倫敦繼續是新股市場熱點,其他交易所亦有新股熱。外界或許以為,今年的焦點是科網股,並非港股強項,表現自然不及歐美。其實今年以來,科技企業只佔環球新股的兩成,與金融業相近,而餘下的六成新股仍涵蓋各行各業,沒有科企上市並非末日,有則錦上添花。

今年最大的失着,是無法藉着一些巨無霸企業上市,帶動市場氣氛,輸了頭威。背後原因,是接連失去預期會集資百億元計的新股。例如屈臣氏由原先打算上市,變成出售部分資產;中信集團選擇向子公司注資變相借殼,放棄整體招股上市;還有內地電商巨頭阿里巴巴,最終決定去美國掛牌。由於缺乏巨企搞氣氛,單靠市值較細的公司,就算數量多,也難帶來轟動效果,影響叫座力。

阿里巴巴經過多個月拉鋸,最終放棄在港上市,相信會令很多人覺得可惜。不過,市場就着不同的股權架構仍有很大分歧,遠未達成共識之時,勉強放行或尋求特批,未免是臨急抱佛腳。其實,正如環球新股統計顯示,除了科企之外,仍有很多不同行業的公司想上市,問題是港股的賣點太過單一,離不開中國概念,國際化色彩始終不夠濃烈,當遇上內地經濟大吹淡風,難免降低吸引力。

本港新股市場在去年末季及今年初特別旺,與現時市況形成強烈對比,相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去年十月起實施新法規監管保薦人,以及今年四月起開始採用「貼堂制」公開披露被打回頭的個案,促使很多保薦人趕在「死線」前遞交申請,迴避相對嚴厲的罰則,結果令很多新股集中在一段時間內上市,然後步入空窗期。

如果是因為市場需時適應新的監管法規,相信過一段時間後,情況會回復正常。可是港股欠缺新賣點,並非一時三刻可改變,必須努力創新才能克服,現在惟有寄望半年後啟動的「滬港通」,能吸引更多國際企業來港上市,藉機面向內地投資者。此外,港交所牽頭的股權架構諮詢,亦要盡快進行,為如何配合創新企業的需要,尋找一個市場各方皆認同的架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