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放緩之際,人行又積極去槓桿,加上地方及企業還債高峰期快到,內地銀行壞帳潮會否在今年爆發,是當前市場最關注的,這從長期積弱的內銀股價可以印證。不過,問題絕不局限於內地,因為境外銀行近年十分積極向內地放貸,香港銀行業的內地相關貸款及貿易融資,截至去年底達到二萬五千多億元,佔銀行體系資產一成多。如果內地爆發壞帳潮,有機會火燒連環船,難怪IMF特地提醒香港要密切注視風險。
金管局是香港銀行的大管家,面對近幾年內地相關貸款高速增長,正不斷加強對港銀放貸的監管,而且「手口並用」,既向銀行提指示及要求加密匯報,更按不同的貸款比率施加限制。雖然金管局千方百計要釋除外界疑慮,大眾是否真的可釋疑仍難說,因為隨便也可看到不少令人疑惑的現象。
首先,本港銀行的內地相關貸款好像「可大可小」。金管局在三月公布的《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報告》中,寫明認可金融機構對非銀行類內地相關貸款,截至去年底為三萬六千多億元,佔銀行體系資產百分之十九點七。可是根據昨天公布的數字,同期金額卻「縮水」過萬億元。這當然不是說有人刻意做手腳,實際可能是按不同基準得出不同數額,一時一樣卻肯定令人眼花。
其次,本港銀行內地相關貸款中的問題貸款規模,亦予人避重就輕的感覺。截至去年底,這方面的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僅百分之零點二九,比整體貸款的比率少近半,真的反映實況嗎?本港銀行借錢給內地國企,風險應該相對低一些,可是借給民企的又如何呢?當兩者混為一談,問題貸款比率自然被降低一些,恐怕不等於風險真的像整體那麼低。如果金管局能披露更多細節,應會一目了然。
第三,金管局似乎駕馭不了本港銀行,尤其是中資銀行放貸的雄心。內地相關貸款高速增長已有一段長時間,監管措施從最初的「溫馨提示」,逐步升級並愈收愈緊,最近實施的「穩定資金比率」更被視為辣招,結果今年首兩個月的信貸依然激增。還有,貸款流向恐怕也不是百分百受到監控,借錢時自然有具體生意做證明,當資金轉到內地後,會否被投入理財產品甚至變成民間借貸的「閒資」,相信誰也不能保證無發生。
無論內地或本港監管機構,均說銀行信貸風險可控,在目前一刻大概是事實。可是看看中銀監不斷要求銀行增加撥備、加快處置壞帳,便明白真正的生死時刻還未到。當內地經濟進一步放緩拖累還債能力,當人民幣雙向波動加重借外債的成本,當美國收水到尾聲推高市場利率時,風險是否仍然可控,便真的難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