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銀行業正面對一浪接一浪的挑戰,繼之前互網金融的「銀寶大戰」後,更大的敵人已準備登場。昨天,人行行長周小川表示,存款利率開放很可能在一兩年就能實現。然後是中銀監主席尚福林確認,第一批五家民營銀行試點如箭在弦,擇日掛牌開張,還有存款保險制建設也緊鑼密鼓地進行,為銀行業響起警號。可是,觀乎之前的「銀寶大戰」,銀行已招架乏力,當民營銀行進一步發動電子戰,絕對有能力擊倒巨人。
首批入選經辦民營銀行的民間出資人,除了互網巨頭騰訊及阿里巴巴之外,還有另外八家。雖然各自的主營業務廣泛,但未來民營銀行的戰略模式已呼之欲出,憑藉互網威力,以電子或互網形式經營的機會非常高,甚至是主打。中央定性民營銀行要有特色、差異化、服務小微企業及社區,更是近乎為他們度身訂造。
市場對民營銀行向來有兩大憂慮,其一是認為中小企業信貸質素難掌握,令經營成本及風險大增;其二是分行網絡有限,難以吸收足夠存款。不過,以現時內地電商網購平台的規模,早已匯聚數目驚人的中小微企業,完全不愁沒有貸款客源;而且,只要看看過去的交易紀錄,對這些企業做信貸評估也不困難,再利用統計學方法便可釐定整體風險水平。換言之,中小微企業看似很高的信貸風險,未必難得倒網上民營銀行。
在吸收存款方面亦難度不大,而且已有可行方法,阿里旗下餘額寶的基金,已進身全球第七大基金及第三大貨幣市場基金,便是證明。貨幣市場基金在歐美被稱為「批發存款」,是銀行存款的主要來源,重要性甚至超越零售存款,性質正是之前各類「乜乜寶」與銀行的協議存款。不難想像,有電商參與的民營銀行,只要多推「乜乜寶」並留為己用,便可輕易解決存款問題。這類存款與生俱來就有利率市場化的影子,具提早起跑的優勢。
移動互網正令市場出現跳級式發展,很多行業毋須實體發展,已直接進入虛擬模式,因此銀行的龐大分行網絡未必再具壟斷優勢,大企業客戶難保會變成小眾市場,可惜現在才建立平台吸引中小微企業及存款,起步未免太遲。現在惟有不斷向外提示民營銀行可能帶來風險,要求當局使出緊箍咒,但監管部門既已講明風險可控,出手的機會不大。
開放存款利率、設立存款保險、民營銀行登場,其實是同一個政策的幾個方面。由民營銀行打先鋒,並以存保作為市場化後盾,以此解讀周小川所說的一至兩年時間,無異於宣告傳統銀行的大限將至,除非政策突然逆轉,否則未來不但難再有暴利,更要處處捱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