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行長周小川首度開腔提及利率市場化時間表,可能最近一、兩年內開放存款利率,適逢中銀監選擇騰訊(00700)、阿里巴巴等十企參與首批五家民營銀行試點籌備工作,連同互聯網金融及推出存保制挑戰,內銀四面楚歌。受種種不利因素困擾,今年十二隻內銀股全跌,市值累積蒸發約3,541億元。
當中以光行(06818)及招行(03968)最傷,股價累積挫逾兩成。但有券商指,儘管內銀股低殘,但可能低處未算低。
周小川稱,市場上各種新興業務正推動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因管理方式、宏觀調控方式改變,市場上肯定會有新機會,或於短期內帶來稍高回報,利率一定期內或上行,但隨着市場配置資源及存在廣泛競爭,實際利率最後有總體供求平衡。
互聯網金融興起,內銀面對存款流失及增長放緩問題,但有外資券商分析員指,存款利率市場化較互聯網金融影響更大,料放寬存款利率管制後,內地一年期存息或由3.3厘,增至4到5厘,對資金成本影響逾1厘。他又說,市場憂慮民營銀行及利率市場化後,銀行過於積極爭取存款,影響盈利能力。
有內銀分析師稱,若開放存款利率對大型內銀衝擊太大時,依靠淨息差為生的中小型銀行更難生存,料人行會在衝擊有限下,才放開存款利率管制,且要推行存保制,但銀行可將存保制成本轉嫁予存戶,甚至有機會由國家承擔有關費用,未必會顯著增加銀行經營成本。
滙豐經濟研究亞太區聯席主管屈宏斌稱,各國開放存息上限後,經歷的息率上漲幅度及時間不同,內地維持較高水平的時間相信不會太長,利率均衡點不會較現時高太多。
興業僑豐證券董事鄭家華稱,內銀股一直跑輸大市,短期沽壓或加劇,投資者不宜沾手。他又說中央旨在為銀行業引入競爭,改善貸款制度,讓中小企有機會擴大融資渠道,特別是現時網購盛行,互聯網金融及民營銀行可激活中小企融資。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黃國英指,內銀板塊積弱多時,加上負面消息接踵而來,可謂雪上加霜。內銀本身價值在於分行網絡,電子及民營銀行的發展明顯削弱傳統銀行價值,內銀減少分行或裁員可能性不大,但為前景添陰霾。
另外,摩根大通香港認股證牛熊證銷售及市場部主管張智卓稱,近期內銀股相關窩輪逐漸被忽略,成交及資金流皆不明顯,原因是投資者憂慮內銀股遭眾多利淡因素困擾,股價反彈乏力之餘,估值跟隨下降,若股價跌不下,變相令買內銀認購或認沽證較難圖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