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昨公布二月內地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2%,大致符合市場預期,但仍為過去一年以來最低。業內人士稱,二月物價升幅放緩,主要是春節後食品需求減少所致。二月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按年跌2%,創七個月新低,亦與春節後企業生產開工不足、需求放緩有關。但分析普遍指,內地通脹壓力放緩,貨幣政策或維持中性。
受春節後食品價格回落影響,內地上月CPI按年升2%,屬預期下限,按月升0.5%,兩者升幅均較一月份回落0.5個百分點,一及二月CPI的按年平均增長約2.25%。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稱,鮮菜、鮮果及水產品價格是二月CPI按月上升的主要因素,但較一月份放緩,則是部分食品於春節後需求減少,令價格出現回落所致。受去年二月可比基數抬高影響,今年二月CPI按年升幅亦比一月份回落。
美銀美林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陸挺稱,首兩個月的CPI均受春節影響,其中二月食品通脹率明顯急降至1.7%,因政府節儉活動導致節日食品消費需求疲弱,豬肉供過於求亦為食品通脹下降原因。
二月PPI按月跌0.2%,按年更跌2%。陸挺續指,由於PPI負增長及全球商品價格疲軟,預期低通脹會持續數月,並料CPI於未來數個月內將介乎2.3至2.5%,下半年可能升至2.5%以上。他透露,市場曾擔心CPI若接近3.5%的官方上限,央行將收緊流動性。現時低通脹對市場而言屬好消息,內地貨幣政策沒有理由收緊。
耀才證券研究部經理植耀輝認為,三月CPI將是全年指標性的關鍵,因一及二月份數據因春節扭曲,預期上半年CPI升幅仍偏溫和,因PPI仍未轉強。兩會提及的經濟大方向雖已定,但細節仍未落實,貨幣政策暫未見大變動。春節導致的投資增速回落形成PPI下降,經濟下行亦對工業品價格造成直接影響,但中央毋須再推大規模刺激經濟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