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上周到立法會交代下年度財政預算,外界較多關心開支、人手及徵費,對於一些不太起眼的建議,好像是對港交所制訂新監管方針,未見太大興趣。其實,證監會已在默默起革命,不但計劃嚴管,還打算像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一樣,規定港交所的資本充足率。這些做法方向正確,但非新頴,也來得遲。
正如證監會在文件中說,港交所的業務模式、策略及活動範圍出現重大改變,變成一家具多元資產類別的交易所,因此要有新的監管方針。現時港交所除了做傳統的股票、期貨及衍生產品交易之外,最近又開展了場外結算,早前更斥巨資買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包攬了全球八成有色金屬交易。如果像港交所高層所說,未來還要成為內地資金走出去的平台,港股交易恐怕將不再是主菜。
外界經常有錯覺,以為證券交易所是一個很安全的地方,實際是市場風險,尤其是交易對手風險高度集中的場所。交易及結算服務是作為買賣雙方的中間人,就算任何一方違約也保證完成交易,實際是轉移而非消除風險。若然違約方數目眾多,牽涉金額巨大,交易及結算所絕對有蝕本甚至倒閉的可能。○八年雷曼倒閉,港交所便要貼錢完成交易;八七年股災,政府外匯基金更要牽頭為當時的期交所埋單。
如果港交所只專注一貫的股票業務,相信證監會也懶得大費周章改變監管方針。可是隨着港交所近年大舉南征北討,已是今時不同往日。以LME為例,一二年的名義交易金額超過一百萬億港元,但去年港股的成交金額才約十六萬億港元,十足「主客反轉」,市場和交易風險不可同日而語。海外業務雖然離身,一旦出事引致損失、罰款或訴訟索償,肯定算到母公司港交所頭上,如果金額巨大,更會變相牽連香港的金融基建穩定及安全。
金融海嘯後,國際已把主要的交易及結算所定性為具系統重要性,正是擔心一旦風險失控,交易所無法承擔損失而倒閉,引發危機。英國在兩年多以前,便提出要重點交易及結算所大幅調高最低監管資本水平,流動資產要足夠半年營運開支。目的很簡單,有事要賠得起,自身資本可抵銷損失,並能繼續營運,所以香港只是跟大隊。
其實提高資本只屬最後防線,日常風險管理更為重要。而且增加資本投入,難免蠶食盈利影響股東;維持較多流動資金,亦可能要向交易及服務費打主意,由誰承擔肯定有排拗。此外,港交所作為商業機構不斷向海外擴張,與作為香港市場監管者的身份,角色衝突將有增無減。證監會除了要搞清楚成本由誰負擔之外,更要釐清監管定位等老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