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理財產品又傳違約

內地再有理財產品面臨違約。建行(00939)山西分行一款規模近10億元(人民幣‧下同)理財產品--吉林信託松花江77號連續四期無法準時兌付之餘,下周最新一期將出現違約。不過,中銀監正籌建信託產品登記系統,監管真空可望消除。

松花江77號規模共9.72億元,分六期兌付,資金用於山西聯盛能源的煤礦權益。

有投資者向《上海證券報》指出,過去四期該信託產品都未能準時兌付本金利息,而信託規模近1億元的第五期將於十九日兌付,惟《華爾街日報》引述吉林信託公司文件指,山西聯盛負債近300億元,正遭當地政府勒令重組,因此下周未能兌付本金利息予投資者。

中銀監研設登記系統

有投資者對內地媒體表示,他們對信託公司及投資項目一無所知,「當時我沒有多想便到建行買入該信託,連項目推介書都沒看,合約也是之後補簽。」早前有官員及市場人士都呼籲容許產品違約,讓投資者懂得負起責任。

不過,中銀監主席助理楊家才指出,該會正研究成立信託產品登記系統,規定產品發布前需要先到系統申報,同時羅列產品投資項目、各類風險及適合哪一類投資者等,系統甚至提供交易功能,有機會活化理財產品二級市場的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