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ey Views:A股改革能走多遠

奧賽康IPO事件令市場嘩然,中小投資者認為中國股市已經無藥可救,管理層立即叫停了奧賽康等公司的IPO,並制訂完善之修補規則,在詢價、路演、報價及風險提示等環節,對發行人、中介機構實施更為嚴格的監管。儘管如此,市場對這次新股發行改革仍是質疑。

中國股市的根本問題是市場不成熟、市場化程度低。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無論是新股發行意見的推出,還是新國九條的出台,都明確地要推進股票發行註冊制改革,全面提高市場化程度,IPO重啟更帶來許多憧憬。

不過,理想與現實差距愈來愈大,宣布IPO啟動開始,A股指數全面下跌,而且不少IPO公司的惡習不改,反之變本加厲,「三高」及「圈錢」更是明目張膽。這是新股發行制度改革過於理想不合時宜?還是其他原因?改革會回到老路上?還是堅持下去?

A股市場發展了二十多年,亂象一直根深柢固,根本原因在於政府過度主導及干預,沒有公平公正的市場,無法形成有效的市場價格機制,市場定價功能被嚴重扭曲。因此,市場化才是中國股市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並必須包括四方面的基本內容。

重新界定政府職能

一是重新界定政府職能。政府永遠是市場「守夜人」,而不是參與者及主導者。中國股市的第一方面的轉型就是如何減少政府干預,只做規則制訂者及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者。政府是由無數有利欲的人組成,阻礙、抵制、不合作、不落實等情況一定會出現。中國股市的改革者要革自己的命、要解除自己手中的權力,他們願意嗎?

二是由政府隱性擔保的信用向市場交易關係逐漸形成的信用轉型。股市炒風盛行、內幕交易普遍,在於有政府對這些行為信用的隱性擔保,市場當事人不用承擔其行為成本。

這次奧賽康IPO事件為何敢如此膽大妄為地圈錢,在於主承銷商有過大權力,又不需要承擔任何責任,違法違規成本低。如果僅有市場化的制度規則,而沒有由市場交易逐漸演化而來的信用基礎,市場化要落地生根是不容易的。

利益結構調整困難

三是違規成本低,在於司法獨立面臨很大不確定性。無論是股票發行人還是主承銷商敢膽大妄為,是他們知道司法制度不健全及不獨立,即使出問題,承受的違法成本也是極低的。若不能在這方面有較大程度的進展,股市的市場化也走不了太遠。

四是利益結構向中小投資者保護方向調整。中國股市早就形成了一個強大的既得利益集團,投行、保代、上市公司各取所需,外加政府、交易所、監管機構、中介機構各方利益介入太深,最後埋單的只能是中小投資者。如果不能夠從根本上調整現有的利益結構,中國股市的市場化同樣走不了太遠。

中國股市的市場化改革是其發展與繁榮的必由之路,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十分巨大。股市市場化能走多遠,最為重要的是政府的決心。

易憲容

當代內地著名經濟學者,原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金融發展室主任,○七年辭去職位,目前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擔任研究員工作,以敢言著稱,有「房地產平民代言人」的稱號。易氏擁有上海華東師範大學碩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博士學位。